真定城头的烽火,映红了北方的半边天,也灼烧着陆明远的心。韩震带回来的消息确认了真定仍在坚守,但孟珙和守军显然已到了极限。蒙古大汗窝阔台被戏耍后的狂怒,如同实质般压向那座孤城。每一天,从真定方向传来的厮杀声似乎都能隐隐跨越空间,敲打在澶州城头每一个宋军将士的心上。
陆明远知道,他不能再等下去了。二十日之约是给孟珙的强心剂,也是给自己设定的最后期限。窝阔台主力被吸引在真定城下,后方相对空虚,这正是他一直在等待的,也是唯一可能扭转战局的机会——围魏救赵,直捣黄龙!
但这一次,他面临的阻力不仅来自对岸的蒙古大军,更来自内部。
临安城内的暗流,终于化为了明面上的惊涛骇浪。史弥远一党利用澶州“按兵不动”、真定危在旦夕作为攻讦的利器,弹劾陆明远“畏敌如虎”、“坐视友军覆灭”、“拥兵自重,其心可诛”的奏章,如同雪片般飞入宫中。甚至有人拿出了“确凿证据”,声称截获了陆明远与蒙古方面“往来密信”,虽内容语焉不详,但在恐慌和猜忌的发酵下,足以致命。
年轻皇帝赵瑗本就在战与和、信与疑之间摇摆不定,真定持续的噩耗和朝堂一边倒的攻讦,终于动摇了他对陆明远的信任。一道措辞严厉、盖着皇帝玉玺和中书门下大印的密旨,由一队精锐殿前司禁军护送,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澶州陆明远的手中。
密旨的内容,让帅府内的空气瞬间冻结。
旨意中,首先严词斥责陆明远“迁延不进,丧师辱国”,随后宣布,即日起解除其河北、河东宣抚大使职务,剥夺其临机专断之权,令其交出兵符印信,即刻由禁军“护送”回临安“待参”!北疆军务,暂由枢密院直接指挥,并责令前线各部“稳守防线”,不得擅自出击!
“护送回京待参”?这几乎是等同于押解回朝,接受审判!
“大帅!这……这是乱命!绝不能接啊!”杜杲须发皆张,第一个吼了出来。赵方等人也是脸色铁青,拳头紧握。他们深知,一旦陆明远被剥夺兵权,北疆刚刚整合起来的防线瞬间就会分崩离析,真定必失,黄河必破,大宋倾覆就在眼前!
那队殿前司禁军的带队军官,面无表情地上前一步,手按刀柄,语气生硬:“陆王爷,请吧,莫要让末将等为难。”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陆明远身上。是奉旨交权,保全自身(尽管回去也凶多吉少),还是……
陆明远缓缓拿起那卷黄绫密旨,目光扫过其上冰冷的文字,又抬眼望向北方那片被战火映红的天空。他仿佛看到了真定城头,孟珙和守军正在血泊中挣扎;看到了黄河对岸,蒙古铁骑磨刀霍霍;也看到了临安朝堂上,那些醉生梦死、构陷忠良的蠹虫嘴脸。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无愤怒,也无恐惧,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但这种平静之下,却酝酿着足以撕裂苍穹的风暴。
他没有看那禁军军官,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杜杲、赵方,以及闻讯赶来的众多中高级将领。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诸位,”他缓缓开口,“这道旨意,是冲着陆某一人而来。陆某个人安危,不足挂齿。但,你们可知,若我今日奉旨离去,交出这兵符,后果将会如何?”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电,扫过每一张紧张而愤怒的面孔:“真定城内,数万浴血奋战的弟兄,将立刻成为弃子,死无葬身之地!黄河防线,顷刻瓦解,虏骑铁蹄将踏遍我江淮沃土,千万百姓将沦为刀下之鬼,任人屠戮!我大宋三百年基业,将就此崩塌,毁于一旦!”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沉痛与决绝:“这道旨意,不是在救国家,是在亡国家!不是在稳军心,是在散军心!此等乱命,非出陛下本心,乃奸臣蒙蔽圣听,欲自毁长城!我陆明远,深受国恩,统兵在外,唯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日,这旨意,我——不——接!”
“不接”二字,如同惊雷,炸响在帅府之中!
那禁军军官脸色大变,厉声道:“陆明远!你想抗旨造反吗?!”他身后的禁军“唰”地一声拔出了佩刀,寒光闪闪。
“保护大帅!”韩震一声怒吼,率先拔刀,挡在陆明远身前。杜杲、赵方等将领也几乎同时拔出兵器,帅府内的亲兵卫士瞬间涌了进来,刀剑出鞘的声音响成一片,将那一小队禁军团团围住,气氛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陆明远却轻轻推开了身前的韩震,他向前一步,直面那脸色发白的禁军军官,以及他手中那卷代表着皇权的黄绫密旨。他没有拔剑,只是用一种冰冷而威严的目光凝视着对方:
“抗旨?不,我是在挽救这个即将亡于奸臣之手的朝廷!我是在为真定数万将士,为江北千万百姓,争一条活路!”
他猛地转身,不再看那密旨一眼,声音如同金铁交鸣,传遍整个帅府,也仿佛要传遍整个北疆:“传我将令!三军集结,准备渡河!目标——蒙古大汗窝阔台的中军大营!我们要让天下人看看,是谁在真正的为国而战!也让临安城里的衮衮诸公看看,没有我等武人在此浴血,他们哪来的太平日子可享,哪来的权力可争!”
“谨遵大帅将令!”以杜杲、赵方为首,所有将领齐声怒吼,声震屋瓦。那冲天的战意和同仇敌忾的气势,瞬间将那道来自后方的乱命碾得粉碎!那队禁军在这凛然的军威面前,面色如土,手中的刀都不自觉地垂了下去,再也无人敢提“押解回京”之事。
澶州城,这座本应因一道圣旨而陷入混乱的城池,反而因为陆明远这石破天惊的“抗旨”之举,凝聚成了一块坚不可摧的铁板!全军上下,都知道已无退路,唯有向前,击破强虏,才能证明自身的价值,才能保住这风雨飘摇的江山,也才能……为自己和主帅,搏出一条生路!
陆明远站在点将台上,望着下方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般的数万将士,他抽出皇帝亲赐的尚方宝剑,直指北方!
“将士们!国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今日,不为功名利禄,只为身后父母妻儿,只为脚下祖宗之地!随我——杀虏!”
“杀虏!”
“杀虏!”
“杀虏!”
震天的怒吼,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冲散了来自后方的阴霾,也拉开了这场决定国运的最终反击的序幕!战鼓擂动,号角长鸣,无数的舟船被推入黄河,宋军主力,在陆明远的亲自率领下,如同决堤的洪流,向着北岸,向着那个他们曾无数次击退,如今必须彻底击败的强敌,发起了义无反顾的总攻!
历史的走向,在这一刻,系于陆明远这违背圣意、却顺应民心军心的一念之间。成王败寇,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