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天空中飘洒着如牛毛般细密的雨丝,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针法,将老中学的香樟林编织成了一片朦胧的绿色画卷。
林宛如静静地蹲在那棵最粗壮的香樟树下,她的身影在这片翠绿中显得格外娇小。她轻轻地将一束紫叶李放在新立的石碑前,那束花在细雨的滋润下,显得愈发娇艳欲滴。
这座石碑没有名字,只有一枚简化的摇光星图案被雕刻在上面,它的边缘环绕着另外六颗星星,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北斗七星。这七颗星星在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守义说,这叫‘无名碑’。”她用指尖拂去碑上的雨珠,石面凉得像浸过井水,“他说真正的纪念,不是刻下名字,是每次想起时,心里都能亮起光。”
赵强拎着个竹篮从雨里走来,篮底铺着防潮的油纸,里面放着七只纸鸢,每只鸢尾都系着星星形状的铃铛。“我爸扎的,说清明放风筝能‘放晦气’。”他把纸鸢往碑旁一放,铃铛被风吹得叮当作响,“不过守义说,这玩意儿能当‘时间信鸽’,把想说的话捎到过去。”
孙浩蹲在泥地上,手中握着一根树枝,聚精会神地在地面上勾勒着星轨图。然而,雨水无情地落下,迅速将他刚刚画出的线条晕染开来。但孙浩似乎完全不在意这一点,他只是默默地擦掉那些模糊的线条,然后重新开始绘制。
他的动作专注而坚定,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每一次落笔,他都显得格外认真,仿佛在描绘一幅极其重要的画作。
“归墟徽章在发烫。”孙浩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来,指着自己的胸口说道。他的胸口处,一枚开阳徽章正微微泛着淡淡的红光,仿佛在与他的话语相互呼应。
孙浩凝视着那枚徽章,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它在说,今天有‘老朋友’要回来。”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在讲述一个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秘密。
李明举着相机站在香樟林边缘,镜头对准碑旁的空处。取景框里,雨丝中隐约能看到个模糊的轮廓,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左眉骨的疤痕在雨雾里若隐若现。“他来了。”李明的声音很轻,怕惊扰了这片刻的宁静。
雨幕中,刘守义的身影渐渐清晰。他没打伞,校服肩头洇着深色的水痕,手里捧着个牛皮纸信封,封面上写着“致未来的我们”,字迹被雨水浸得有些模糊。
“清明安康。”他笑着把信封递过来,指尖触到林宛如的手时,带着雨水的凉意,“攒了半年的话,都写在里面了。”
信封里装着七张信笺,每张都画着不同的场景:香樟树下的火锅宴冒着热气,文学社的活动室堆着新书,钟楼机械室的齿轮在转动,甚至还有张画着五只小猫的简笔画,脖子上都挂着星星项圈——是橘猫和它的孩子们,去年冬天刚生的,每只都继承了“时间信使”的本事。
“这张是……”林宛如展开最后一张信笺,上面画着座陌生的教学楼,门口立着块牌子:“星轨中学”,“新学校?”
“是老中学改建的。”刘守义指着香樟林外的工地,“下个月就要奠基了,校长说要把我们的故事刻在校史墙里,让新生都知道,有群人曾在这里守护过时间。”
赵强突然拽着他往林外跑:“快!我带了风筝线,试试你的‘时间信鸽’灵不灵!”
七只色彩斑斓的纸鸢如飞鸟一般,迅速地升上了天空。它们在风中翩翩起舞,仿佛在与云朵嬉戏。雨丝轻轻地穿过纸鸢上悬挂的铃铛,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天籁之音。
刘守义紧紧地握着摇光星纸鸢的线轴,感受着纸鸢在风中的拉力。然而,就在一瞬间,他突然松开了手。纸鸢像是获得了自由一般,迅速地向前飞去,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停顿。
令人惊讶的是,纸鸢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坠落地面,而是带着一道银色的光芒,如闪电般冲向了云层。它的速度快得惊人,眨眼间便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随着纸鸢的远去,那尾端的铃铛声也越来越微弱,最终完全消失在耳畔。这声音仿佛被时间的洪流吞噬,再也无法寻觅。
“它会飞到哪?”林宛如仰头望着纸鸢消失的方向。
“飞到1993年的火灾现场。”刘守义的声音带着些微的颤抖,“我想告诉赵强的爷爷,他藏的数据没有白费;飞到1987年的实验室,告诉林奶奶,她的坚持会有结果;飞到所有我们没能参与的过去,告诉那些守时者,他们的遗憾,我们替他们圆满了。”
李明的相机突然自动对焦,拍下了碑旁的一幕:雨水中,无名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与刘守义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像枚完整的星星。
雨停时,他们在香樟树下发现了些奇怪的东西:赵强的爷爷当年藏数据的黑色盒子,林奶奶丢失的天权徽章碎片,甚至还有半块烧焦的开阳徽章,边缘刻着孙浩父亲的名字。
“是纸鸢带回来的。”孙浩把碎片拼在一起,正好组成枚完整的徽章,“归墟的能量能让‘过去的信物’穿越回来。”
夕阳穿透云层时,工地传来奠基的鞭炮声。五人站在香樟林里,看着推土机铲开第一方土,泥土里翻出枚锈迹斑斑的星星徽章,与他们手里的归墟徽章产生共鸣,发出温暖的光。
“是上一代守时者的。”刘守义捡起徽章,背面刻着行极小的字:“余烬不灭,星光永存。”
回程的路上,橘猫带着它的孩子们跑来,最小的那只小猫嘴里叼着张纸条,是从纸鸢上掉下来的,上面印着行模糊的字迹:“收到信了,勿念。”
林宛如把纸条夹进刘守义的日记,突然发现每一页的空白处,都多了些新的批注,是不同年代的笔迹,却都在说着同一句话:“我们看到星轨了。”
车窗外,星轨中学的奠基碑在夕阳下泛着金光,碑上的北斗七星图案,正随着最后一道余晖,缓缓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