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调查与无奈
刘老爷子冻死事件,像一块沉重的巨石投入小区原本看似平静(或者说麻木)的湖面,激起的波澜和深远影响,远超之前的积水问题与广告骚扰。这一次,涉及的是无可挽回的人命。
业主们的愤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联名信像雪花一样飞向街道办事处、区住建局、信访办,甚至市长热线和本地媒体热线。网络上的本地论坛和相关话题下,也充满了业主们的控诉和呼吁。舆情汹涌,压力层层传递,最终,这件事引起了坊城市公安局相关领导的注意。
分管治安工作的副局长林远亲自过问,并指派了以作风扎实、严谨着称的刑侦支队队长周亚文带队,介入调查,了解事件经过,核查是否存在玩忽职守等违法犯罪行为。
消息传来,业主群里一片振奋,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终于看到了一缕曙光。
“公安局介入了!还是副局长和刑侦队长!这下看物业还怎么推卸责任!”
“必须严查!给刘老爷子讨回公道!追究相关责任人!”
“希望这次能真正解决问题,不然太寒心了!”
冯进也稍稍松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心情缓解了些许。他相信,在法律和公安机关面前,物业这次不可能再轻易地蒙混过关,王经理那套圆滑的太极拳应该打不下去了。
周亚文带着两名干警来到了小区。他们作风确实严谨,雷厉风行。先是仔细勘察了小区大门事发现场,测量、拍照,不放过任何细节;接着询问了最早发现老人的目击者,做了详细笔录;又尽可能调取了周边商铺、路口可能存在的民用监控(可惜小区物业自己安装的监控,偏偏在那天晚上“例行维护”或“意外故障”了);最后分别约谈了当晚值班的保安小张(在被辞退后)、物业王经理以及悲痛万分的刘老爷子家属。
调查过程看起来一丝不苟,专业且高效。业主们翘首以盼,等待着正义的降临,期待着法律能给老人一个交代,给物业一个教训。
冯进甚至被周亚文单独约谈了一次。在临时用作询问室的物业办公室(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地点),周亚文认真记录了他对物业一贯不作为的看法、积水事件的处理、以及刘老爷子事件发生后了解到的情况。冯进尽量客观陈述,但说到激动处仍难免情绪起伏。周队长听得非常仔细,不时提问,眉头紧锁,眼神锐利,让冯进感觉到他是真心想搞清楚真相。
“冯先生,你放心,”周亚文合上笔记本,神色严肃而真诚,“我们一定会依法依规,把这件事调查清楚。如果其中存在玩忽职守甚至更严重的问题,绝不会姑息。法律会给出一个公正的交代。”
冯进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那种人民警察特有的正气和担当,心里踏实了许多,连日来的压抑仿佛都减轻了不少。
调查持续了大约一周。一周后,公安局的调查结论出来了。
然而,并没有召开业主大会,甚至没有在小区公告栏张贴正式的官方文件。只是由王经理在业主群里,转发了一份来自“上级相关部门”的“关于xx小区事件的情况通报”。
通报的行文极其严谨、克制,符合官方文件的一贯风格。它客观确认了刘老爷子当晚因门锁无法进入、保安未能及时发现并救助的基本事实。但也明确指出:
一、 小区物业基于安全考虑实行夜间落锁,有其相关规定依据(并引用了某条某款),程序上并无明显违法之处。
二、 经调查,当晚值班保安张某确系存在严重失职行为(工作时间玩游戏、未履行巡查和应答职责),但该行为属个人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问题,其本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拘留处罚,并已被物业公司辞退。
三、 现有证据(缺乏监控、无直接指使证据等)无法证明物业公司管理层“指使”或“授意”该保安不予开门,无法认定物业公司存在“直接、故意”导致老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四、 建议家属就民事赔偿部分与物业公司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诉讼)解决。
通报的最后,是几句格式化的“吸取教训”、“加强员工培训”、“完善管理制度”、“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套话。
这份通报像一盆冰冷刺骨的冷水,精准地浇灭了大多数业主心中最后的希望之火。群里沉默了许久,死一般的寂静,仿佛能听到屏幕后面无数人失望的叹息。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幽幽地发了一句:“所以…就这样了?”
“个人行为…又是临时工扛下所有。”
“没办法,法律讲证据,确实很难证明是物业公司让他不管的。他们太精了。”
“唉…还能怎样呢?难道真去打官司?告物业?耗时耗力,耗得起吗?最后能赔多少?何况人都没了…”
“心凉了…真的心凉了…”
冯进盯着手机屏幕,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那份通报,心里涌起一股巨大的、几乎要将他淹没的无力感。他并不怀疑林副局长和周队长的正直和努力,他们肯定已经尽力了。但最终,结果却依然如此。程序合法。个人失职。证据不足。
这些冷冰冰的、无懈可击的词语,巧妙地、合法地卸掉了物业公司本该承担的核心管理责任和主要道义责任。一个活生生老人的死亡,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最后的定论和惩罚,竟然轻飘飘地落在了那个或许此刻正在拘留所里后悔不迭的年轻保安身上。而物业公司,只需要“吸取教训”、“加强管理”即可。
几天后,冯进在下班路上偶然遇到了再次来小区回访、了解后续情况的周亚文。周队长看上去有些疲惫,眼袋很深,看到冯进,他停下脚步,点了点头,眼神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周队长,”冯进忍不住开口,声音有些干涩,“那份通报…”
周亚文沉默了一下,目光扫过周围那些依然贴着牛皮癣广告的墙壁、坏掉的单元门禁、以及偶尔可见的装修垃圾,低声道:“冯先生,法律…有时候能做的很有限。我们只能在我们权限和证据允许的范围内做事,一切都得按程序来,凭证据说话。”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几乎像是在自言自语,“有些问题,根子不在法律层面,而在…别的层面。管理,良心,还有…”
他没有明说,但冯进完全听懂了。周亚文和他们一样,看到了物业管理的混乱和懈怠,看到了那种深入骨髓的不作为和推诿文化,看到了制度性的冷漠,但作为执法者,他无法超越现有的证据和法律条文,去审判一种“氛围”或一种“习惯”。
“谢谢您,周队长。辛苦了。”冯进最终说道,语气平静。他知道这位刑警已经做了他职责范围内所能做的一切。
周亚文似乎想再说点什么,但最终只是沉重地拍了拍冯进的肩膀,转身离开了。他的背影在傍晚的光线下,显得有些落寞和无奈。
公安局的介入,像一阵风吹过浑浊的池塘,看似搅动了池水,但风停之后,水面重新恢复平静,甚至因为这次失败的、徒劳的撼动,那水下的淤泥仿佛沉积得更加顽固、更加理所当然了。
物业的王经理,在经过最初几天的低调和沉默后,腰杆似乎又慢慢地、悄悄地挺直了。虽然小区门口换了个看起来稍微精神点的年轻保安(但依旧不怎么看人和询问),但门禁时好时坏,广告依旧肆虐,装修垃圾还是偶尔随处乱堆。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甚至更糟。因为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连公安局都拿他们没办法。一种更深的失望、无奈和麻木,开始在小区里弥漫开来,沉重得让人窒息。
刘老爷子家那个单元的门口,不知是谁默默地摆放了几束早已枯萎凋零的鲜花。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一个被“程序正义”和“证据链”轻轻放过的人间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