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棉花可用,叶氏一族几乎所有的女眷都很快聚去学堂里。
又经过这些日子,学堂里的桌椅都已配齐,大家各自寻处坐了,聊着日常,等叶牧过来。
这批棉花,准确的说,不是用什么东西换的,而是叶牧答应楚拓长期为军中提供药材,楚拓给的便利,也包括之后的布匹。
隔这么一会儿,叶牧心里已有衡量,将事情说过,便道:“如今眼瞧着天气渐寒,我们族里的棉衣、棉被大多在那一场大火中烧掉,虽有兽皮,可也不能顶替棉衣,各家想来也都需要。”
当然!
大家纷纷点头,更有女眷连声应和。
叶牧又道:“虽说楚保长并未说明要多少斤药材,可我们在这罪民原上,若还想从他手里得到便利,便得言而有信,日后这采药便是族中一件要紧的事,我已想过,明日开始大伙儿都跟我学习辩识药材,往后采药,也是各家都要有人同去。”
这话说出来,族人顿时一阵纷议,叶泽、叶陵是跟着他上惯了山的,立刻都大声应和。
叶牧向二人笑看一眼,等着旁的族人回应。
隔一会儿,先是叶屹道:“大哥,既是全族的事,自是全族出力,只是如今虽说农闲,可各房头都还做着旁的事,总不能全部上山,这人手是不是能够调开。”
叶牧点头:“我的意思,是不论男女老幼,都要学习辩识药材,可具体到上山采药,每次各家都有人去便是,让谁上去,各家自行商议。”
叶屹点头:“那就听大哥的。”
叶常却问:“大哥,这个每家出人,是按房头,还是按户?”
以大太爷这一脉为例,继字辈的兄弟共三人,也就是三个房头,长房的叶牧、叶丞已经分家,就是一房两户。
二房是又一个房头,可是叶衡兄弟四人都已经成家,分家之后叶继原带着未出嫁的小女儿叶茗跟着长子,那就是一房四户。
三房长辈只剩下江氏,只有叶峰、叶滔兄弟二人,叶峰虽已成亲,可叶滔没有成家,兄弟并没有分家,便只能算一户。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划分,关系到出人出力。
他的话说出来,叶丞立刻抢着道:“自然是按房头算。”
这话说出来,叶启、叶屹几人都不自禁的皱眉。
按房头算,他和叶牧是一个房头,叶牧有三个儿子,多出人上山,他就可以不去。
叶牧自然也知道他的算计,瞥他一眼,摇头道:“这东西的分配,既是每户都要,那这上山的人手自然也是按户算。”
叶丞睁大眼,不满的喊:“大哥,若是按户,我们得有小三十户,哪里用得着那许多人?”
叶牧道:“往常采药,只为了去换些米粮,因是一族共难,也没立仔细的章程,我原本想着,等到建好屋子,也有了田地,各家的日子过起来,这采药的事便不要紧,可如今既要给楚保长那里长期供药,自然要说个明白。”
叶丞不再说话,嘀嘀咕咕的很是不满。
叶浩宇推他道:“爹,我们家我跟大伯上山便是,你莫要再念叨。”
叶牧看看他,点头:“家里是谁上山,你们自个儿商议,可是这学习辩识药材,是都要学的,免得一人不便上山,便派不出人来。”
也就是说,不止叶浩宇要学,叶丞和叶浩林,甚至张氏是都要学的。
张氏一脸的震惊,出声道:“大哥,平日家里家外,都要我们女人照应,又哪里腾得出身上山?”
叶牧点头道:“上山采药,自然是以男子为主,可是药材采回来,还要分类,还要晾晒,那便要女眷一同帮忙,总不能连最简单的区分药材也不会。”
说的也是!
先是江氏点头:“这是应当的。”
那边叶桐却立刻道:“大哥,年长些的嫂子自是要顾着家里,我们却没有那许多的事,上山我们也能,总不能每次都是七哥。”
京城一脉原本也是分了家的,只是出事后青壮全部损折,到修建房子时又再合家,因此这一脉人总的只算一户。
听叶桐这么一说,旁人还没有应,张氏先嚷了起来:“大哥,这京城一脉纵从叔辈算,也已是五个房头,更不论分户,可如今他们并成一户,又该如何算法?”
是啊,京城一脉并成一户,就是全族人数最多的一户,说到用棉衣用布匹,大家是都要用到的,可是上山采药每次却只要出一个人。
只是旁人看到那边坐的都是女眷和孩子,便不想计较,只张氏一人抓了理。
叶桐转头看她,淡声道:“三嫂放心,我们虽都是女儿,这些日子跟着杨教习常上山的,采药的事想来也难不倒,自会多分配人手。”
京城一脉的长房,这一代人除去叶桐,也只剩下三嫂易氏,她一说话,易氏自然立刻支持:“桐儿所言极是,我们虽是女子,可也还年轻,自然也能一起上山。”
这两人一说话,随后的简氏、叶桥几人也跟着点头:“如今只欠学习辩识药材,上山不是难事。”
连刚刚十岁的叶楠也点头:“溪溪都能去,我们自然也能。”
叶问溪被点名,冲着她甜甜一笑,连连点头:“嗯,我们采的都是寻常药材,又不往高山险处去。”
易氏、简氏也倒罢了,被几个小姑娘接连顶回来,张氏的脸几乎挂不住,再听叶问溪这么一说,更是气结,向她狠狠一瞪。
叶牧见再没有人有异议,就道:“如此,从明日起,每日酉时正,都到学堂里去,学习辩识药材。”
酉时正,是大多数人已经收工,用过晚饭的时间。
这次是叶弘提出疑问:“大哥,这辩识药材,由谁来教?”
叶牧道:“我们要采的,大多是寻常的伤药,景珩、景辰、叶泽、叶陵几个都识得,纵是景宁和溪溪也大多认识。”
也就是说,要几个孩子来当这个先生?
年长的几个兄弟挠着头去瞧几个小的。
叶衡忍不住好笑,点头道:“这可当真是师无大小,日后得向他们几个孩子讨教了。”
叶牧含笑:“我们初学,只常见的几味药,好记得很,日后再采到旁的,再教大伙儿辩识便是。”
叶丞瞧着他,心里有些奇异,问道:“大哥,你怎么识得许多药材?”
其实在乡里居住,如蒲公英、艾草、车前草之类,大多乡农也都认识,日常也会采来用,他却不知道自家大哥能识更多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