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图书馆的木质旋转门在晨光里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吴梦琪背着帆布包穿过门廊时,鼻腔里立刻灌满了旧书特有的油墨香气。这座民国风格的老建筑爬满了青藤,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斓的光斑,将阅读区的长桌切割成明暗交错的条纹。她轻手轻脚地走过书架,皮鞋踩在实木地板上,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声响。
三楼的产业资料区格外安静,只有几位白发老人在翻阅报纸,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像春蚕啃食桑叶。吴梦琪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摊开笔记本和文件夹,帆布包里的资料哗啦一声散落在桌上 —— 这是她前一晚整理的重庆机床集团初步资料,边角已经被反复翻看得起了毛边。
“先看年报,再找新闻。” 她给自己打气,从文件夹里抽出机床集团的年度报告。封面的蓝色钢印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的字样透着重工业特有的厚重感。吴梦琪翻开第一页,手指在员工人数那一栏停住:“9863 人”,这个数字比她想象的还要多,相当于磁器口整条老街商户总和的几十倍。
她拿出荧光笔,在 “员工福利” 章节画下波浪线。报告里写道:“年度福利采购预算 120 万元,重点扶持本土特色产品,强调健康理念与地域文化融合。” 这段文字让她心跳漏了一拍,笔帽不小心掉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引得旁边的老人抬头看了一眼。
“不好意思。” 吴梦琪连忙道歉,捡起笔帽时指尖微微发烫。她想起杨老说的 “大企业吃情怀”,这段文字简直是为他们的老字号量身定做的。她快速在笔记本上写下:
核心需求:
地域特色(本土产品优先)
健康理念(无添加、传统工艺)
文化融合(可体现重庆元素)
预算充足(年 120 万,单次采购量可观)
接下来的两小时,吴梦琪像侦探破案般梳理着资料。她找出近三年的机床集团新闻报道,用红笔圈出关键信息:“2023 年端午采购城口老腊肉 2000 份”“2024 年中秋定制荣昌陶包装月饼”“员工满意度调查显示‘本土特色福利’评分最高”。这些信息像散落的拼图,渐渐在她眼前拼出清晰的轮廓。
“他们果然偏爱老字号。” 吴梦琪兴奋地在笔记本上打了个勾,目光落在报道配图上 —— 机床集团的员工食堂门口,堆放着成箱的重庆特产,包装上都印着明显的地域标识。她突然想起刘叔的麻花礼盒,上面印着磁器口老照片,这不正好符合他们的文化融合需求吗?
中午时分,图书馆的人多了起来。吴梦琪抱着资料去茶水间加热午饭,微波炉里的便当冒着热气,是昨晚赵婶给她的黑芝麻汤圆。她一边吃一边翻看手机,商盟群里正在讨论 “本土企业扶持计划”,有人提到机床集团的后勤总监赵总 “特别重视匠人故事”。
这个细节让她灵光一闪。她立刻打开备忘录,开始构思产品组合方案。既然机床集团注重地域特色和健康,那必须精选最具代表性的重庆老字号:
1. 磁器口陈麻花(刘记)
优势:非遗工艺,防压礼盒设计,印有 1985 年老照片
健康点:无添加剂,传统菜籽油油炸
文化点:磁器口核心地标商户,三代人传承
2. 城口老腊肉(刘姐家)
优势:90 天松木慢熏,抖音爆款产品,复购率 42%
健康点:土猪肉制作,无防腐剂
文化点:大巴山传统熏制工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
3. 潼南柠檬制品(黄氏果园)
优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盟推荐商户
健康点:天然维 c,无添加糖渍
文化点:潼南柠檬种植历史超百年,领导曾视察
这三个产品涵盖了零食、腊味、果脯三大类,既能作为日常福利发放,又能满足不同员工的口味需求。吴梦琪越写越兴奋,汤圆的甜香混着油墨味在鼻尖萦绕,让她想起杨老说的 “把产品编成故事集”。
下午,她转战重庆市档案馆,查阅老字号与本土企业合作的历史案例。在泛黄的档案里,她发现 1950 年代机床厂就曾采购磁器口麻花作为工人慰问品,黑白照片上的工人师傅们捧着麻花笑的样子,与现在的场景奇妙重合。
“这就是最好的情怀切入点!” 吴梦琪激动地拍下照片,档案管理员笑着说:“小姑娘研究这个干啥?现在年轻人都爱追网红产品。”“这些老手艺才是宝贝。” 她认真地说,心里已经想好要在方案里加入这段历史渊源,用 “跨越七十载的本土情谊” 打动赵总。
离开档案馆时,夕阳正染红天边的云彩。吴梦琪背着沉重的资料往老幺茶馆走,帆布包勒得肩膀生疼,心里却充满力量。路过磁器口时,她特意拐进去见了刘叔,老人正在炸新一批麻花,油锅里的金黄麻花翻滚着,香气飘出老远。
“叔,给我留十盒最好的礼盒!” 吴梦琪喊道,刘叔擦着手跑出来:“是不是要给大客户看?放心,我亲自盯着包装!” 他拍着胸脯保证,指腹在礼盒上的老照片上轻轻摩挲,“这可是咱磁器口的脸面。”
赶到老幺茶馆时,杨老已经泡好了老鹰茶等她。竹桌上的粗瓷碗里,茶汤清澈透亮,飘着几片茶叶。“杨老,您帮我看看方案。” 吴梦琪迫不及待地掏出资料,杨老戴上老花镜,慢悠悠地翻看起来。
茶馆里的川剧胡琴声断断续续传来,杨老的手指在方案上轻轻敲击,时而点头,时而皱眉。吴梦琪紧张地攥着衣角,手心沁出了汗,像等待考试成绩的学生。终于,老人放下方案,呷了口茶说:“产品选得不错,但角度偏了。”
“偏了?” 吴梦琪愣住,她以为突出产品优势准没错。
“你光说产品多好,工艺多棒,却没说对机床集团有啥好处。” 杨老的拐杖在地上轻轻一点,“大企业采购不只是买东西,是买面子,买情怀,买社会责任感。你得告诉他们,采购老字号不是简单发福利,是在支持本土文化,是在帮他们树形象。”
这番话像醍醐灌顶,吴梦琪恍然大悟。她一直纠结于产品细节,却忽略了站在对方角度思考。机床集团作为重庆老牌国企,肯定重视社会形象和本土责任,这才是他们最看重的 “好处”。
“那我该怎么改?” 她连忙拿出笔,准备记录。
“把‘产品方案’改成‘本土情怀共建计划’。” 杨老的目光落在方案封面上,“开头加段历史渊源,就用你找到的 1950 年代合作案例,说‘七十载本土情谊延续’;中间讲每个产品的匠人故事,突出‘非遗传承’;最后加个‘联合推广’提议,说可以在包装印机床集团 logo,实现双赢。”
吴梦琪飞快地记录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杨老继续补充:“数据要硬,故事要软。你那个周叔的订单增长数据很好,要突出‘支持老字号就是支持就业’;再加点员工反馈,比如刘姐家腊肉的抖音好评,证明员工确实喜欢。”
夕阳透过茶馆的竹帘,在方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吴梦琪看着修改后的框架,突然明白销售不仅是卖产品,更是搭建情感桥梁。机床集团需要的不只是福利产品,更是能体现企业温度和本土情怀的载体,而她的老字号商户们,正好能提供这样的价值。
离开茶馆时,暮色已经笼罩了山城步道。吴梦琪抱着修改后的方案,脚步轻快得像踩着云朵。她路过陈婆婆的凉糕摊,老人笑着塞给她一块凉糕:“看你笑得这么甜,肯定有好事。” 凉糕的清甜在舌尖化开,让她想起方案里的潼南柠檬,同样带着自然的甘爽。
回到出租屋,吴梦琪连夜完善方案。她用牛皮纸打印封面,贴上机床集团老照片和老字号现在的照片对比,标题用毛笔字写着 “重庆特色福利包 —— 老字号与本土企业的情怀之约”。在数据部分,她特意制作了可视化图表:周叔的订单增长曲线、刘姐的抖音点赞数据、潼南柠檬的质检报告,每一项都清晰直观。
凌晨两点,方案终于定稿。吴梦琪看着厚厚的资料册,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这不仅仅是一份方案,更是重庆老字号的故事集,是本土情怀的证明书。她仿佛能看到赵总翻阅方案时的样子,能听到他为匠人们的坚守而赞叹的声音。
桌角的台灯照着她疲惫却兴奋的脸,窗外的洪崖洞灯火璀璨。吴梦琪把方案小心翼翼地放进定制文件夹,旁边摆着准备带去的样品:刘叔的麻花礼盒闪着油光,刘姐的腊肉真空包装印着松木熏制的图案,潼南柠檬干散发着清香。这些带着重庆烟火气的产品,即将踏上新的旅程。
她想起杨老的话:“大企业吃情怀。” 现在她终于明白,这份情怀不是空洞的口号,是磁器口老匠人揉面时的专注,是城口山里松木熏肉的香气,是潼南果园里阳光的味道,是所有重庆人对本土文化的骄傲与坚守。
明天,她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方案和样品,去参加重庆新消费论坛。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业务拓展,更是一次老字号的集体亮相,一次本土情怀的温暖传递。吴梦琪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长江索道声,嘴角带着微笑进入了梦乡,梦里全是老字号们在机床集团员工手中绽放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