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她将目光投向了码头,那里商贾云集,水手,劳工,过往旅客数量庞大,消费能力强劲,是真正的利润高地。
可当她真正来到码头区时,心却凉了半截。
但见沿街商铺林立,酒旗招展,幌子密密麻麻。有来自山东的高粱烧,浙江的黄酒,甚至福建的米酒,更有高丽的清酒,东瀛的烧酎,以及一些西洋来的葡萄酒和朗姆酒。
各种招牌令人眼花缭乱,空气中弥漫着混合的酒香,竞争之激烈远超她的想象,市场已经高度饱和,比之县城里还激烈,想要在这里分一杯羹,谈何容易?
小芳站在熙攘的码头街口,却见人群川流不息,各色招牌林立,不禁犯起了愁。
这该如何是好,铺面已经租下,本钱也投了进去,若打不开局面,难道要坐吃山空吗?
小芳在济州岛码头附近租了个小房间,近乎魔怔地观察了半个月,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看各色船只进港,看人流如何涌动,看哪些商铺客人最多,看人们买了什么,但越是观察,心越是沉入谷底。
码头的商业生态已经固化了,酒水市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没有强大的商业实力,根本别想插手。
她焦虑不安,难道自己的经商之路还没开始就要夭折了吗?
这天傍晚,她又累又饿,走到码头边缘一个由高丽本地人经营的路边面摊,摊主是一对老夫妇,卖的是一种叫做济州海鲜冷面的当地特产。
面条灰黑色,筋道爽滑,煮熟后用冰凉的海水反复冲洗,直至彻底冷却,碗底铺上清脆的黄瓜丝和腌萝卜片,盖上几片鲜美的生鱼片或焯水的海螺肉,最后浇上一种用海鲜汤,辣酱,醋和糖调制的酸甜微辣的酱汁,撒上些许海苔碎。
小芳心事重重,挑起一筷子冰凉弹牙的面条送入口中,酸甜辛辣,冰冰凉凉,暂时刺激了一下疲惫的神经,她边吃边想着该怎么办呢...
邻桌作了常往来于高丽与大秦之间的客商,他们闲聊着。
“听说了吗?从今年开春起,咱们靖武都督府地盘上,就要开始使劲推那个‘靖武通宝’了。”
“可不是嘛,告示都贴出来了,说是现在拿旧铜钱、碎银子去官府的兑换点换新钱,还能多给点,算是优惠。”
“唉,麻烦啊,谁知道这新钱好不好使?再说了,官府那儿排队排到猴年马月去?我这一船货等着卸呢,哪有那闲工夫。”
“谨慎点好,再看看。反正有半年的工夫,不急在这一时。”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小芳的眼睛瞬间亮了,三两口扒完碗里的冷面,丢下几个铜板,几乎是跑着冲到了码头最显眼的告示栏前。
果然,那里张贴着盖有靖武都督府大印的《靖武通宝推行法令》,她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
“于半年内,允许商民按一定比例,可略高于市价以示优惠,将手中各类旧币、零散金银,兑换成新币。逾期旧币一律禁用...官俸、军饷、税收,一律使用新币。鼓励商人使用新币结算,凡用新币交易者,关税可享折扣...”“
小芳的心脏砰砰狂跳,她敏锐意识到眼下绝大多数人,包括那些精明的商人,都还处在对新生事物的观望,疑惑甚至抗拒阶段。
这中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和操作空间,官府推行新政,初期诸多不便,这不正是她这种小人物切入市场的最好机会吗?
一个大胆至极的想法在她脑中迅速成型,她不能只做一个单纯的酒商,那样死路一条,她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政策窗口,做新币推行的弄潮儿。
翌日小芳就赶回了耽罗县农业司家中,将自己的全盘想法和计划告诉了一家人。
王永书震惊得半晌说不出话,他万万没想到女儿琢磨了半个月,竟想出如此胆大包天又异想天开的点子,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做生意了,这简直是在利用国策啊。
但冷静下来仔细一想,王永书不由拍案叫绝。
小芳的这计划踩在了点子上,积极响应王爷新政,为民众提供便利,缓解官府初期压力,自己还能从中找到一线生机。
利靖武都督府利民利己,三赢好事!
不仅不会给他惹麻烦,运作得好,说不定还能成为政策推行的民间典范,给他脸上增光.
王永书重重地点了点头:“小芳,你看得比爹透,爹支持你。”他当即决定,将家中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资助女儿创业。
余翠花一听要把家底都投进去,立刻习惯性地比比赖赖起来:“哎呦喂!这能成吗?万一赔了...”
她话还没说完,父女俩的眼神齐刷刷看着她。
在这个新家,余翠花失去了乡村舆论场和亲戚网络支撑,没一点地位,说话毫无分量,只悻悻闭了嘴,在一旁小声嘟囔发牢骚。
得到了父亲的全力支持,小芳再次显现雷厉风行本性。
她迅速变卖了县城里那个还没捂热乎的酒水铺面,连同家中所有的积蓄筹集了一笔可观的启动资金。
然后在济州港码头最繁华,人流最密集的地段,租下了一个宽敞的铺面。
崭新的招牌很快挂了起来,上面是几个醒目的大字。
【王氏汇兑商行】
王氏汇兑商行的核心业务简单,直接,却极具吸引力。
靖武都督府不是以“略高于市价”的优惠兑换旧币吗?
那王氏商行在官府的兑换比例基础上,承诺给予更优惠的汇率。
比如,官府规定1两杂银兑换1枚靖武银元。
在她这里,1两杂银,可以兑换1枚银元,再加十个铜板。
同时,针对官方兑换点可能存在的排队拥挤,手续繁琐问题,小芳立可以提供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服务,尤其是针对那些担心被骗,携带大量零散金银而不知所措的普通百姓和中小商人。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兑换业务本身是亏钱的,每兑换一两银子,就要倒贴十个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