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 农历六月廿二, 宜:祭祀、解除、余事勿取, 忌:诸事不宜。
我站在上海姑娘奶茶店的柜台后面,汗水顺着我的太阳穴滑落。七月的上海像个巨大的蒸笼,空调的冷风被不断开关的门消解殆尽。我的手指在触摸屏上飞舞,一个接一个的订单像潮水般涌来。
陈默,再来二十杯杨枝甘露,加急!店长李姐的声音从后厨传来,带着一丝几近崩溃的尖锐。
知道了。我机械地应答,眼睛盯着屏幕上那个刺眼的数字——1元购,买一送三。这已经是这周第五次促销活动了。自从那场该死的外卖大战开始,我们就像被卷入了无法停止的漩涡。
我的同事小林凑过来,她眼下挂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默默,你看新闻了吗?蜜雪冰城今天推出零元购了,买一杯送五杯还加小蛋糕。
我苦笑一声,手指不停地在屏幕上点击。疯了,全都疯了。
柜台前排着长队,人们举着手机,眼睛里闪烁着贪婪的光。他们不是为了解渴而来,而是为了占便宜。一个中年妇女挤到最前面,手机几乎戳到我脸上:小姑娘,我用五个账号下了单,每个账号买一杯送三杯,一共二十杯,什么时候能好?
我看着她油腻腻的刘海和兴奋到发红的脸颊,胃里一阵翻腾。女士,现在订单很多,可能需要等四十分钟左右。
什么?我手机上显示预计二十分钟啊!她的声音陡然提高八度,我要投诉!
我没力气解释平台预计时间和实际制作时间的区别,只是麻木地点头:我尽量快。
转身进入后厨,眼前的景象让我窒息。李姐和另外两个同事像机器人一样重复着切水果、加料、封杯的动作。地上堆满了空的水果箱和用尽的原料袋。垃圾桶早已溢出,芒果皮和西柚粒散落一地。
李姐,这样下去我们会累死的。我小声说,接过她手中的雪克杯。
李姐的眼神空洞,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总部刚发通知,明天开始买一送四,全平台同步。她冷笑一声,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今天开始一元畅饮
我闭上眼睛,感到一阵眩晕。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三周。起初只是普通的促销,买一送一。然后是半价,然后是各种离谱的优惠组合。现在,整个饮品市场就像一群互相撕咬的野兽,谁都不敢先停下来,因为停下就意味着出局。
陈默!外卖订单又积压了!李姐的喊声把我拉回现实。
我看向打印机,它正疯狂地吐出一张又一张外卖单。我粗略数了数,至少五十杯。而我们的外卖配送员只有两个人——小王和那个新来的张明。
说到张明,我总觉得他有点奇怪。三十岁左右,总是穿着长袖衬衫,即使在这么热的天气里。他的眼睛很黑,看人的时候会有种被穿透的感觉。更奇怪的是,他似乎从不喝我们店里的饮品,每次我们好心给他做一杯,他都会婉拒,说对乳糖不耐受。
陈默,发什么呆?小林推了推我,帮我封一下这十杯。
我摇摇头,赶走那些无关的想法,投入到无尽的制作中。切芒果,挖西柚,加椰奶,加西米,封口,贴标签...动作已经熟练到不需要思考。我的手腕因重复动作而酸痛,指甲缝里渗入了洗不掉的芒果黄色。
时间像被拉长的糖稀,粘稠而模糊。等我再次抬头时,窗外已经暗了下来。店里的顾客少了,但外卖订单依然不断。我的t恤后背全湿透了,黏糊糊地贴在身上。
终于...结束了?小林瘫坐在角落的椅子上,声音嘶哑。
李姐看了看表:还有一小时关门,再坚持一下。她的声音里也没有多少力气了。
我走到店门口透气,七月的晚风带着湿热拂过我的脸。对面的写字楼依然灯火通明,加班的白领们正靠我们提供的廉价饮品提神。街上的行人匆匆,每个人都拿着至少一杯饮品——这场疯狂促销的最大受益者似乎是消费者,但他们真的受益了吗?
我的思绪被一阵骚动打断。街角处,一群人围在一起,中间似乎有人倒在地上。我本能地向前走了几步,想看清楚发生了什么。
叫救护车!快!有人喊道。
我挤进人群,看到一个年轻女孩躺在地上,身体抽搐,嘴角溢出白色泡沫。她的眼睛睁得极大,瞳孔却缩成针尖大小。最可怕的是,她的皮肤上出现了奇怪的灰色斑点,像霉菌一样在她裸露的手臂上蔓延。
她刚才喝了什么?一个围观者问。
好像是...对面买的奶茶...女孩的同伴颤抖着回答,手里还握着一杯印着快乐柠檬logo的饮品。
救护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医护人员迅速将女孩抬上担架,我注意到她的手指已经呈现出不自然的青灰色。
回到店里,我把看到的告诉了李姐和小林。
可能是食物中毒吧,李姐皱眉,这种天气,原料保存不当很容易出问题。
小林脸色发白:我们...我们的原料没问题吧?
当然没有,李姐斩钉截铁地说,但我注意到她偷偷检查了冰箱温度。
那天晚上关店后,我累得几乎走不动路。清点营业额时,李姐的脸色难看极了。
今天卖了一千二百杯,她咬着嘴唇,实际收入...不到八百块。
我和小林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这样的销售量,在正常情况下至少能有五六千的收入。但现在,恶性竞争让整个行业都在流血经营。
我们的工资...小林怯生生地问。
基本工资照发,李姐叹气,提成...就别想了。
走回家的路上,我的手机不断震动。微信群里已经传开了那个女孩晕倒的视频,更可怕的是,这不是孤例。城市各处都出现了类似的案例——喝完外卖饮品后突然晕倒,皮肤出现灰斑,医院检查结果却不明原因。
听说已经死了三个了,室友把手机递给我,上面是一条被疯狂转发的微博,医生说是某种急性中毒,但找不到毒源。
我盯着那条消息,胃里升起一股寒意。因为配图里,一个患者床头柜上放着的,正是我们上海姑娘的招牌饮品——杨枝甘露。
第二天,情况急转直下。
我刚到店里,就发现门口贴着暂停营业的通知。李姐面色凝重地站在里面,正在和几个穿着制服的人交谈。
陈默,她看到我,快步走过来,食药监的人来了,要抽样检查。
因为昨天那些中毒事件?我压低声音问。
李姐点点头,眼睛里布满血丝:不止我们,全市所有连锁饮品店都被查了。
食药监的人带走了我们的原料样本和成品样品,还详细询问了进货渠道和制作流程。那个新来的配送员张明站在角落,安静地观察着一切,他的眼神让我很不舒服。
我们什么时候能恢复营业?李姐问。
等检测结果出来,如果没有问题,为首的官员面无表情地说,但现在建议所有饮品店暂停买一送类促销活动。
他们走后,我们三个人呆坐在空荡荡的店里。没有了机器的轰鸣和顾客的喧闹,店里安静得可怕。
你们说...那些中毒的人,真的是因为饮品吗?小林打破沉默。
不知道,李姐揉着太阳穴,但如果是真的,问题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
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接起来后,一个急促的女声传来:上海姑娘xx店的员工吗?我是晨报记者,想请问你们对饮品中检测出元素有什么回应?
什么?我一头雾水,什么虚金?
对方似乎也愣住了:你们还不知道?刚开的新闻发布会,在多家饮品店样品中检测出一种地球上从未发现过的元素,暂命名为,初步确认与近期大规模中毒事件有关...
我开了免提,李姐和小林都凑了过来。记者的话像一桶冰水浇在我们头上。
...该元素极其微量即可导致不可逆的器官衰竭,目前无解毒剂...专家推测已有超过十万人摄入...建议近期饮用过外卖饮品的人立即就医检查...
电话挂断后,我们三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恐惧。
我们...我们是不是也...小林的声音颤抖起来。
我想起每天关店时,我们都会喝自己做的饮品解渴。李姐的脸色瞬间煞白。
就在这时,后门被推开,张明走了进来。他依然穿着那件不合时宜的长袖衬衫,手里拿着一个银色的小箱子。
你们知道了?他问,声音出奇地平静。
知道什么?李姐警惕地问。
张明没有回答,而是走到操作台前,打开那个银色箱子。里面是几支装着透明液体的小瓶和一支注射器。
这是能延缓症状的抑制剂,他说,声音冷静得可怕,不是解药,解药不存在。但能给你们多争取一些时间。
你到底是谁?我后退一步,背抵上了冰冷的墙壁。
张明第一次露出了笑容,那笑容让我毛骨悚然。
一个送货的,他说,拿起一支小瓶对着光检查,只不过我送的东西...比较特殊。
他转向我们,黑色的眼睛深不见底:你们想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