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骊歌声里别黉门,旧照翻看忆满襟。
赠履叮咛藏暖意,题笺教诲重千钧。
同窗挥手情难舍,故地凝眸意未申。
此去乡野承壮志,青春再谱新篇章。
六月的金川中学,满是离别的气息。教室窗外的梧桐树枝繁叶茂,蝉鸣声此起彼伏,却盖不住教室里细碎的交谈声——毕业季到了,课桌上堆着泛黄的课本和崭新的纪念册,墙上贴满了同学们写的“前程似锦”“友谊长存”的留言,红色的墨迹在白纸上格外醒目。离翁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捧着一本旧相册,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的人影,眼眶不自觉地有些发热。
“你看这张,去年去河西乡修机耕道时拍的,你满身泥,还笑得那么开心。”赵二柱凑过来,指着相册里一张泛白的照片,照片上的离翁扛着锄头,裤脚沾满泥水,脸上却带着爽朗的笑,“那时候我还说你傻,现在想想,那日子真带劲。”
离翁笑着点头,翻到下一张照片——那是在农具厂学工时拍的,他和同学们围着车床,手里拿着刚打磨好的零件,脸上满是成就感;再下一张,是孙伟受伤时,大家在他家帮忙打扫卫生的场景,林小梅在洗碗,张蓉在陪孙伟复习功课,画面温暖得让人想笑。“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毕业了。”他轻声说,心里满是不舍。
“来,离翁,我给你写纪念册。”林小梅拿着一本蓝色封面的纪念册走过来,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愿你此去乡野,不改初心,前程似锦,我们江湖再见。”她写完后,把纪念册递给离翁,眼里闪着泪光,“以后要是想我们了,就给我们写信。”
离翁接过纪念册,认真地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地址,又把纪念册递给其他人:“你们也别忘了给我写信,告诉我你们在其他公社的生活。”
同学们围在一起,互相在纪念册上写下祝福,有的写得诙谐幽默,有的写得深情款款,还有的画了简单的漫画,教室里的气氛既热闹又伤感。孙伟忽然从书包里拿出一双布鞋,塞到离翁手里:“这是我娘给你做的,她说农村路不好走,布鞋舒服,你带着,别嫌弃。”
离翁接过布鞋,鞋面上绣着简单的花纹,针脚细密而整齐,能看出孙伟母亲的用心。他攥着布鞋,心里暖烘烘的:“谢谢伯母,也谢谢你,我一定会好好穿的。”
“离翁,这是老师给你的。”谢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个棕色封面的笔记本,递到离翁面前,“老师没什么贵重的东西,这个笔记本你拿着,以后在农村遇到什么事,就记下来,也算是给自己的青春留个念想。”
离翁翻开笔记本,扉页上写着“扎根基层,不负韶华”八个大字,笔力遒劲,带着老师的期许。“谢谢您,谢老师,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毕业典礼在操场上举行,校长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毕业生,声音有些沙哑:“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金川中学,奔赴不同的岗位,有的去当知青,有的去工厂,有的回农村。无论你们去哪里,都要记得,你们是金川中学的骄傲,要踏实干事,真诚待人,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离翁看着校长,看着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这段在金川中学的时光,将会成为他这辈子最珍贵的回忆——这里有他的成长,有他的情谊,有他的初心。
毕业典礼结束后,离翁背着简单的行囊,和同学们一起往村口走。行囊里装着母亲给的干粮、孙伟母亲做的布鞋、谢老师给的笔记本,还有同学们写满祝福的纪念册。村口的老槐树下,大家停下来,互相道别。
“离翁,到了公社记得给我写信,我在东风公社,咱们离得不算太远,有空我去看你。”赵二柱拍着他的肩膀,眼里满是不舍。
“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别总逞强。”离翁点点头,又看向林小梅和张蓉,“你们去了新的地方,也要好好的,有困难就跟我们说。”
“你也是,在农村别太累了,记得按时吃饭。”林小梅说着,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大家互相挥手告别,有人往东风公社的方向走,有人往家乡大队的方向走,离翁则背着行囊,往红星公社的方向走去。他走得很慢,时不时回头看看,直到熟悉的校园和同学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野里,才转过头,继续往前走。
路上的风里带着麦香,远处的田野里,农民们正在收割麦子,金色的麦浪在风里起伏,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离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忽然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虽然离开了金川中学,离开了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但这段时光里收获的成长与情谊,将会成为他知青岁月里最珍贵的力量。他会带着这份力量,在农村的土地上扎根,用自己的双手,为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开启属于自己的新征程。
尾声·蝶恋花
骊歌一曲别校园,旧照翻看,情谊浓如酒。
赠履题笺藏暖语,叮咛句句记心头。
此去乡野路漫漫,壮志满怀,何惧风霜骤。
不负韶华承初心,青春再写新篇秀。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