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论语·子路》有云“先之劳之,无倦”,感师生共劳之乐,赋绝句一首:
黉门传语促晨兴,共向郊原觅翠英。
劳罢蒸包香满室,初心不负岁华明。
马尔康的秋晨带着几分清冽,薄雾像轻纱裹着远处的雪山,阳光穿透云层时,俄尔雅村的田垄已泛出点点绿意。学校广播室的喇叭刚在晨光里响起,宿舍楼就炸开了锅——“通知!通知!全体师生请注意,今日上午前往马尔康镇俄尔雅菜农二队收割韭菜,为周日包包子备料,请各班级迅速集合,由班主任带队出发!”
喇叭里总务主任略带沙哑的声音重复了三遍,路军叼着牙刷从洗漱间探出头,对着隔壁宿舍喊:“听见没?割韭菜去!咱们这三百多号人,可得给师范学校争口气!”话音未落,走廊里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应答声,脸盆碰撞声、说笑声混着急促的脚步声,瞬间打破了校园的宁静。
同学们很快在操场列队,三百多人的队伍像一条长龙,启贵举着班级旗走在最前面。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校服,腰间别着学校发的1把镰刀,是昨天特意从总务处领的。“都跟紧点!到了地里别乱跑,听指挥割,咱们争取早点干完!”劳动委员友龙回头吆喝着,队伍里立刻传来一阵哄笑,有人打趣:“友龙放心,保证把韭菜割得比剃光头还干净!”
从学校到俄尔雅菜农二队有七公里路程,沿着梭磨河的公路蜿蜒前行。路边的野菊开得正艳,金黄的花瓣沾着露水,同学们三三两两结伴,脚步轻快。有女生唱起了《洗衣歌》,歌声顺着风飘远,引得路边放牛的老乡频频回头。友龙走在队伍中间,嘴里还不忘清点人数:“大家互相看着,别光顾着看风景,掉队了可没人等你!”
将近两个小时后,队伍抵达菜农二队的韭菜地。远远望去,好几块绿油油的韭菜田已经围了不少人,有机关单位的,有附近工厂的,还有其他学校的师生,大家都拿着镰刀、篮子,摩拳擦掌准备动手。“坏了,来晚了一步,好地都被占了!”有同学小声嘀咕,友龙皱了皱眉,目光扫过整片田地,很快锁定了最东边一块没人的韭菜地——虽然地势稍高,杂草也多,但韭菜长得格外茂盛,叶片肥厚翠绿。
“都跟我来!就割这块地!”友龙一挥旗子,率先冲了过去。同学们见状,立刻提着篮子、扛着镰刀跟了上去,三百多人迅速在田垄上排开阵势。“大家注意,割的时候留一寸根,别把根刨了,菜农还要再种!”友龙一边示范,一边叮嘱,镰刀起落间,一丛丛鲜嫩的韭菜就被割了下来,整齐地放进身边的竹篮里。
同学们很快理解,有的蹲在地上仔细割,有的两人一组配合,一人割一人拾,田地里很快响起了“沙沙”的收割声。阳光渐渐升高,驱散了薄雾,汗水顺着同学们的额头滑落,滴在泥土里,滋润着刚被收割过的韭菜根。有男生脱了外套,光着膀子干得热火朝天;女生们则把辫子扎得更紧,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住,却丝毫没有放慢动作。
“哎,你们看隔壁单位的,割得乱七八糟,韭菜根都给刨出来了!”有同学指着不远处的队伍说。大家看过去,果然见那边的韭菜地被割得坑坑洼洼,不少人只顾着速度,根本没留根。友龙直起身,擦了擦汗:“咱们可不能那样,菜农种点菜不容易,得给人家留着下次收成的希望。”同学们纷纷点头,割得更仔细了。
没过多久,旁边几个单位的人就注意到了师范学校的队伍,见他们割得又快又整齐,有人忍不住喊:“你们学校的学生真能干!这块地怕是要被你们包圆了!”友龙笑着回应:“那是自然,咱们师生同心,干活不含糊!”话音刚落,队伍里就响起一阵欢呼,大家干劲更足了。
正午时分,当其他单位还在为争夺韭菜地争执时,师范学校的同学们已经把整块地的韭菜割完了。绿油油的韭菜装满了几十个背兜,堆在田埂上。友龙清点了一下数量,满意地说:“妥了!这么多韭菜,包包子肯定够了,说不定还能多做几笼给食堂留着!”同学们拍着手欢呼起来,累得瘫坐在田埂上,互相递着水壶喝水,脸上却满是笑容。
休息了半个多小时,学校派来的卡车终于到了。同学们齐心协力,把装满韭菜的背兜搬上车,背兜碰撞发出“砰砰”的声响,像是在奏响丰收的乐曲。
卡车沿着原路返回了学校。同学们沿着来的路返回学校。一路上同学们兴致不减,有人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歌声洪亮,引得路边的行人纷纷驻足。回到学校时,总务处的工作人员已经在操场等候,大家又一起把韭菜搬到食堂后面的空地上,摊开晾晒,去除多余的水分。
第二天一早,食堂就飘出了诱人的香气。总务处司务长带着食堂的师傅们忙得热火朝天,洗干净的韭菜切成碎末,和肥瘦相间的腊肉丁拌在一起,撒上盐、酱油、花椒等调料,拌匀后做成鲜香的馅料。洁白的面团在师傅们手里搓揉、发酵,然后擀成圆圆的包子皮,包进满满的馅料,一个个饱满的包子很快就摆满了蒸笼。
上午十点多,第一笼包子出锅了。掀开蒸笼盖的瞬间,热气裹挟着腊肉的醇香和韭菜的清香扑面而来,整个食堂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同学们排着长队,手里拿着饭盒,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刚出锅的包子。“别急,人人有份!这是大家自己割的韭菜做的,多吃点!”司务长笑着给同学们递包子,每个饭盒里都装着四个热气腾腾的包子。
友龙咬了一大口,皮薄馅足,腊肉的咸香和韭菜的鲜香在嘴里交融,口感绝佳。“太香了!比外面买的好吃多了!”他一边嚼一边说,旁边的同学也纷纷点头称赞。有同学狼吞虎咽,一口气吃了六个,还意犹未尽地问:“师傅,还有吗?再来两个!”食堂师傅笑着说:“放心,管够!今天让大家吃个痛快!”
食堂里热闹非凡,同学们边吃边聊,话题离不开昨天割韭菜的趣事。有人说自己割到了一根特别粗的韭菜,像小青菜一样;有人说隔壁单位的人羡慕他们割得快,还过来请教技巧;还有人说累是累,但吃着自己劳动换来的包子,觉得特别有意义。
老师们也和同学们坐在一起吃包子,校长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笑着对身边的老师说:“你看,这样的活动多好,既改善了师生伙食,又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还能让学生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比单纯讲大道理管用多了!”旁边的老师连连点头:“是啊,你看孩子们多开心,这才是校园该有的样子!”
阳光透过食堂的窗户照进来,洒在每个人脸上,映出满足而快乐的笑容。包子的香气飘出食堂,弥漫在整个校园里,连远处树上的鸟儿都被吸引过来,在窗台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也想尝尝这鲜香的包子。
结尾律诗
师苑呼群向野畴,三千翠叶竞盈篼。
同心割得春痕在,协力搬来绿意流。
笼蒸腊肉香萦舍,笑溢黉门乐满楼。
劳酬自可安脾胃,更把欢声载岁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