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布先生,胜败还言之过早,吴侯与刘备乃是盟友,今我扬州形势不妙,但在荆州战场,敌军没有战船,刘备必能守住长江防线,迫陈炎退兵,届时我军就能换得一线生机。”
反驳张昭的是周泰,他显然并不知道荆州战况,今孙陈双方激战于长江之上,道路隔绝,消息不通。
张昭通过儿子的书信,对荆州战况有些了解,知道陈炎从武当渡过了长江,正在攻打中庐,他甚至在想,有儿子的帮助,说不定陈军已攻占江夏了。只是,他不能透露这些消息,因为他不能解释这些消息的来源。当然,他也有一番说法。
“周将军所言并非无理,以我看,刘备多半已是自身难保了。”
“哦,子布何以见得?”孙权觉得诧异,连忙追问。他急切地想知道荆州最近的战况,最近确实有谣传,陈炎的军队渡过了汉水,但消息不能得到证实。
“据从豫章的诸将的说法,敌军有运输士兵用的船只,但不具备水战的能力,而敌军能水战的军队,都在濡须口。占据豫章后,以这些船只,可运送士兵到丹阳宛陵,进而攻打秣陵,吴侯可曾想过,敌军为何不率军去攻江夏呢?江夏距离豫章,远比秣陵要近。一旦占据江夏,再兵进襄阳,即可将襄阳围困。”
“咦,不错,这是为何?”
“想必是因为敌军已占据江夏,无须高顺所率军队去支援。”
其实,陈炎对益州、荆州和扬州三大战场,早就做好兵力部署。高顺和赵云、徐盛三大军共五万多兵力,主要任务就是平定扬州,在交战时,三方相互策应。荆州战场不归高顺管,平定豫章、庐陵后,他随即就进军丹阳。张昭这种说法,纯粹是瞎猜。
“这……莫非刘备真的已是自身难保?”
“若吴侯不信,可等上一段时间,必会收到荆州方向传来的消息,只是……等得时间太长了,对吴侯不利,吴侯投降,越快越好,而不是心存侥幸,指望刘备。”
孙权听了,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他又看向鲁肃:“子敬,此事你怎么看?”看来,战局不利,他也怂了起来。
鲁肃这段时间低调得很,就跟透明人一样,几乎不在孙权面前出谋划策。他确实一直都主张力抗陈炎,但战局的发展,超乎了他的想象,使他感到茫然。
“荆州战事,多半确实对刘备极为不利。”对于荆州战局,鲁肃的看法与张昭相同,但他有自己的一番判断。
“子敬何以见得?”
“刘备得刘表想让荆州,看似有利于掌控荆州以及对敌,实则漏洞甚多,荆州旧将,大有不服者,但刘备顾虑太多,不得不重用他们,以避免别人说其过河拆桥,而这些旧将,恐怕正是荆州的漏洞。”
“蔡瑁与刘备有仇,却兵权在手,陈炎只需派一使者就能将其说降,张允乃刘表外甥,又与蔡瑁走得近,蔡瑁一旦动摇,张允多半也会动摇,荆南四郡,因路程遥远,向来不服襄阳,这些漏洞在,荆州后方不稳呀。”
孙权突然脸色异常难看,他对鲁肃极为信任,几乎事事过问鲁肃的意见,既然鲁肃觉得荆州不行,为什么不早说呢?
“若子敬早说这些话,我未必就会与刘备结盟。”
“吴侯……”鲁肃一听便知,孙权有了悔意:“荆、益、扬三州结盟,是对抗陈炎的唯一办法,只是陈炎太强,实是超乎我的意料,刘备又不能果决处理好荆州之事,使得战局不利,我……真是愧对吴侯。”
鲁肃起了身,向孙权行了个礼。如今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江东危局,身为人臣,心中愧疚。
“子敬,你起来吧!”孙权并没有责备鲁肃,他又想了一下,挥了挥手:“今日议事,就到达为止,诸位散去吧,回去各自想办法,若有好的计策,我必重重有赏。”
几天之后,孙权再次召集手下,商议对策,以张昭、秦松为首的投降派,对着孙权一阵狂轰乱炸,但孙权终是没有下决定。
正所谓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山穷水尽之时,孙权怎么甘心把父兄创下的基业拱手让人呢?
……
徐州广陵郡广陵城。
甘宁率军发动新一轮攻城,但仍旧没能拿下广陵。自从步骘率军回到广陵后,陈军兵力大幅增加,军心可用。江东军兵力不过比陈军略多,想攻下广陵,确实不易。久攻不下,江东军日益困乏。
这天,仍旧攻城不下,甘宁气呼呼地回到营寨里。
“报……”士兵进来:“报将军,收到吴侯的指令,让将军撤兵,然后率一军进军秣陵方向。”
“进军秣陵?莫非战局有变化?”
“正是,敌军从豫章方向进军丹阳,正在攻打秣陵,秣陵兵力不足,故让甘将军率军支援。”
“莫非豫章被敌军攻下了?”甘宁脸色大变,他在广陵战场时间长了,对其他战场的战况也不大了解。
“正是,秣陵战况紧急,还请甘将军尽早出发。”
“好。”
既然事态紧急,甘宁也无心再攻打广陵城了。两日后,他率军撤退,一路退回到了京口。大军久战疲惫,他选择在京口休整几日,再率八千兵力,向秣陵方向进军。
江东军撤退之后,于禁和步骘率军出发,顺势夺回了广陵渡。于禁留守渡口,步骘带着一部分士兵前往海陵,需拿回战船。
……
扬州丹阳郡秣陵
高顺下令对着秣陵一阵狠揍,连续五天攻城,在周瑜的死守之下,陈军徒劳无功。
高顺、沮授和成廉聚了一下,探讨该怎么打这一仗。
“两位,数日攻城,仍奈何不了秣陵,按这么攻下去,非得一个月以上,才能攻下秣陵,久战只怕对我军不利呀。我军自去年十月出兵以来,数次大战,攻占豫章、庐陵,大军已略有疲惫,今再强攻秣陵,若久攻不下,军心会迅速涣散。且,敌军说不到还有会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