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因劫变千佛,千佛终是化万佛......”
弥勒佛说出的这番话,让旁边的三尊凶神都微微一愣,明显是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像大圣爷先前说的那般。
西天佛门的这些神仙,无论是佛祖,还是菩萨,甚至是那些罗汉,总是爱打哑谜,让其他人去猜。
若是猜到了,便说佛缘深厚,聪慧过人。
若是猜不到,就说缘分不够,时机未到。
反正无论如何,总是会给自己留有退路,更是刻意不说清楚,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
此刻。
听完弥勒佛所说的话语。
大圣爷亦是抓耳挠腮,开始仔细想着...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作为三尊凶神里面,能勉强算是唯一真正上过学的大神,这种要动脑的事情,自然也只能交给细致的大圣爷。
但在大圣爷想个不停的时候。
作为最纯粹的武将,脾气也最为暴躁,最难捋顺毛的哪吒三太子,则是直接举起火尖枪,朝着地面撞了一下,神叱道。
“不许。”
“弥勒佛,虽说汝为佛门大神,可本尊已是答应在这么多年来,唯一能看顺眼的一位娃子,要护住他这烦人的亲弟。”
“今次将这娃子带来九天,亦是为了暂且护住,不入此阳间大劫。”
“现在若是按汝所说,让其当这所谓的楼至佛,本尊岂不是失信于那娃子,这如何可行!”
说完。
三头八臂的哪吒三太子,便是又抬起火尖枪用力撞了下地面。
根本没有再多犹豫,更也没再去多问什么,扔出混天绫缚住破损的布袋子,就打算将其送到阳间去。
专门来掳人的小鸡仔,已是被抓出留在九天了。
那现在将这凡人小娃送回阳间,自然也不会再有其他精怪寻来,无疑是能恰好不受此劫的侵扰影响。
如此一来,也算是完成了对那娃子的承诺,将其弟弟护了下来。
至于,所谓佛门之事,什么百佛,千佛,万佛,祂哪管得了那么多,跟祂也没有半点关系。
作为声名显赫的九天凶神,哪吒三太子其实比大圣爷和二郎真君,更要凶戾暴躁,更加的极端,难以沟通。
要知道。
当初还未成神的时候,祂可就是能割肉还母,削骨还父的狠人。
一向认为天老二地老三,劳资才是老大。
再加上。
现在让三太子极为烦心,让其不能无法无天的那座塔,偏偏也是那西天佛门给那老头的宝物,甚至还逼着自己认塔做父。
虽然对佛门一直有些不忿,但三太子却也有些无可奈何。
因为,各种各样的佛门手段厉害的很,尤其是里面有不少的菩萨和罗汉等,辈分甚至比起自家师父都不差。
那给出塔的那个佛祖,辈分更是比自家师父还要大。
要是真闹起来的话,祂自己倒是无妨,可要引到自家师父身上的话,无疑就有些不美了。
经过多载的时间,哪吒三太子的叛逆戾气,也稍稍减少了几分,但即是如此,也是当前三尊大神里,最有凶戾和暴躁的那一位。
大圣爷最为细心,也算是读过书,还经历了取经的八十一难,自是遇事会细想上几分。
尤其现在的祂,明面还是西天佛门之人。
而二郎真君则是心高气傲,在天庭中的地位也高,听调不听宣。
再加上手下人员众多,不仅有哮天犬,还有梅山六兄弟,以及一千二百位草头神,不方便直接反驳弥勒佛。
免得被认为天庭不与佛门方便,多生出其他事端。
当然,也就是弥勒佛的地位极高,未来必定成佛,灵山之主,这份量足够的高,所以大圣爷和二郎真君才会给几分薄面。
要是换成其他小神小佛来此,这三尊凶神可不会顾及什么面子。
但弥勒佛却是不同,某一方面已是代表了灵山。
所以不管以前如何的凶戾,大圣爷和二郎真君最起码现在也都是体面神,自是要在意,给其点面子。
但哪吒三太子可不管那么多。
就算弥勒佛都已经特地开口说了,却还是不给半点面子,就要抓紧将这布袋子送回阳间。
什么应劫,什么古刹,什么万佛,什么结果。
与祂有何关系?
祂又不是西天佛门之人,现在只须将这烦人的娃子送回阳间,不被此劫侵扰影响就好。
......
此刻。
看着哪吒三太子的动作,二郎真君轻轻点了点头,似乎极为赞同。
虽然祂刚刚没有开口说些什么,但其实心中早觉得有些烦腻了,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若真有本事,真要结什么果,为何不提前把那娃子掳走九天?
等到祂们三人不顾天条天规,也不顾雷霆霹雳惩戒,将这娃子带来这天上后,又来说什么佛缘因果,真当是惹人腻烦。
但原本正在认真思索的大圣爷,见到哪吒三太子要把这布袋子送到阳间,则是立马翻了个筋斗。
从弥勒佛的身旁,来到了哪吒三太子的身边。
迅速抓住三太子的手臂,连忙挤眉弄眼的郑重开口道。
“小孩。”
“不急,不急,先不着急把里面的两个娃子送回阳间。”
“什么不急?”哪吒三太子周身气势涌动,把大圣爷的手掌扯开,眼神已是睥睨暴戾起来,朝着弥勒佛瞥了眼,格外冷冽的大声道。
“都已经算计到这都不到娃子的身上了,这要是还不着急,什么时候着急才对。”
“死猴子,小爷可不管汝要讲什么面子,也不想讲什么面子。”
“既然先前答应了那娃子,要护住他的弟弟,护住安稳无事,本尊是如何都不能失信。”
“如果汝非要来争的话,那就和小爷好好的斗上一斗,打赢小爷,自然任汝这斗战胜佛,如何的做人情。”
“刚好过去了这么多年,也让小爷好好看下,你这死猴子的本事又厉害了多少。”
“但汝可千万不要忘记,如今这绝天地通的情况下,前段时间,那娃子可是专门请汝去过阳间,把心中执念夙愿给圆了。”
“更要记得...不仅咱们仨人,还有其他不少的九天神明,等着借那娃子得天独厚的命格,去那阳间再看几眼。”
哪吒三太子的语气极为生硬,更是强行把大圣爷的手掌扯开,明显是心中积着一股气了。
不过,刚刚的那些话,虽然看似在对大圣爷说,实则是在对弥勒佛说着,更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可不管祂们什么佛门之事,所谓的大劫之后化果,什么百佛又变成万佛,跟祂没有关系,跟这娃子也没有半点的关系。
答应了其他人的祂,定是要护住这娃子,让其安稳过去此劫。
听到这番话。
站在旁边的大圣,明白哪吒三太子真不是开玩笑,更不是说说而已。
如果不好好调和的话,或者再被阻拦的话,只怕待会身旁的好友,多半会不再顾及什么,直接握着火尖枪朝着弥勒佛刺去。
想到这里。
大圣爷便是直接强行拉住哪吒三太子,将其拽到旁边走了几步,格外郑重的小声道。
“小孩,你这着什么急,先容俺老孙说完。”
“俺老孙还能不知道,那布袋里的两个娃子,是俺侄儿嘱咐给汝,让汝帮忙护佑的吗?”
“要论亲疏,俺老孙肯定是向着俺侄儿,都将其带回国花果山里了,更别说,俺老孙早就厌烦那佛门,念不了半点经了。”
“更无需说,当初天庭派汝这小孩来花果山的时候,汝可是陪着俺老孙演了一出戏,若真遇事,怎会不帮汝。”
“帮亲不帮理,俺老孙岂是能不懂?更别说,那笑眯眯的大肚和尚都还没理呢,不是?”
“死猴子,汝既然懂,那就别拦着小爷。”哪吒三太子立马应了句,便打算继续把这布袋子送入阳间。
大圣爷则是又暂且按着混天绫,依旧是压低声音,继续讲述道。
“就是俺老孙懂,所以才不让汝这小孩,把这布袋送回阳间啊。”
“俺老孙就这般说吧。”
“小孩,你就跟俺老孙一样,都被佛门算计过,那李靖老儿手里的玲珑塔,可不就是用来治汝的东西。”
“俺老孙,也被那如来老头压在山下五百年,最后不得不跟师父去西天取了一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重有自由生。”
“但这自由,都是半真半假,令俺老孙烦闷至极。”
“不许告老还乡,非要俺老孙在那灵山,当那所谓的斗战胜佛,坐在莲花座诵经清修,这如何坐得住?”
“起初还未有所感,但现在这越想越觉得不对,这西天灵山就像是专门设了个陷阱,让俺老孙往里钻。”
“就算当初不送俺师父去西天,也会有其他手段,让俺老孙历经各种劫难,当上这斗战胜佛。”
“看似佛门不争不抢,清修随心,但实则一切早好似被这些秃驴和尚给算计了。”
说到这里。
满腔怒意的哪吒三太子,看向身旁悄悄讲述的大圣爷,脸上都露出了疑惑神色,更是有些不解。
没想到,如今属于西天灵山的大圣爷,竟会说出这番话。
说着对佛门的不满,说着之前或许是被算计,让其不得不离开逍遥自在的花果山,去当灵山中的斗战胜佛。
看到哪吒三太子终于迟疑了。
大圣爷亦是立刻伸手一挥,弄出一个特殊结界,将那二郎真君都圈入其中,但也是毫不避讳的直接把弥勒佛排除在外。
......
圈出一片区域后。
大圣爷也是对着二郎真君的位置招了招手,格外郑重的吆喝道。
“三只眼,汝快过来,咱仨好生商讨一下。”
二郎真君瞥了大圣爷一眼。
却宛如没听见一般,更还自顾自的闭上眼,似乎不想多理什么。
看到二郎真君如此态度。
大圣爷呿了一声,甩了下手,极为不满的骂道。
“这三只眼,屁点本事没有罢了,还傲气装死的很。”
“罢了,罢了,小孩,咱俩商讨便好,无需理那三只眼,平白惹猴生气烦闷。”
紧接着。
大圣爷也不再去管二郎真君,但也是将声音稍稍提高几分,对着哪吒三太子,郑重开口道。
“小孩,俺老孙后面说的话,汝可好生听着,更要好好想下。”
“咱们都被佛门算计过,知晓那些佛祖、菩萨,虽然确实心肠好,但也不是什么好说话的神仙。”
“就说这特地来此的大肚和尚,在那灵山之中,算是俺老孙看的较为顺眼的几人之一,跟俺老孙也有几分交情。”
“这大肚和尚被人称为未来佛,自是能有看到未来之事的大神通,而且祂看的事情,十有八九都能成。”
“现在祂专门来此,寻这布袋里的娃子,定是预见了对佛门极其重要的某事。”
“以俺老孙的了解,咱们现在就算把这娃子送回阳间,让这大肚和尚暂且做不了何事,以祂一向的大度性子,定也是不会跟吾等置气。”
“但这是祂所预见之事,还关乎着佛门未来,都说出了百佛一词,又岂会那么容易放弃?”
“现在是将那娃子送回阳间,下一刻那大肚和尚又寻上,岂不是又让这娃子落入险境?”
“到了那时,事情也不经咱仨手了,要是强行阻止,替俺侄儿护下这娃子的话,就连理都不占了。”
“按俺老孙所看,与其这防那防,咱们就跟这大肚和尚说明白了。”
“究竟祂要如何做,若是让这娃子应劫,又会发生何事,对其又有何种妨害,一五一十的都说清楚。”
“如此一来,要是这小娃后续出何问题,咱仨也占理。”
“到时,再让俺侄儿请来灵官爷、白鹤小童、天后娘娘等同僚,一起寻上西天灵山,好好的讨个公道。”
“堵不如疏,你们二人觉得如此做法可行?”
.......
见到三尊凶神密谈。
弥勒佛也不恼,似乎也不急,只是笑呵呵站在旁边,手上捻着佛珠,看向那有了一个破口的布袋,轻声喃喃道。
“有如此佛缘,自是能入佛门最佳。”
“九世修佛,九世行善,九世凄苦,都已是过来,若今世不入佛门,真当才是可惜。”
“届时万佛寺成,便可在寺中修心修禅,修的最后十世圆满。”
“此劫过后,万佛立起,香火昌盛,千年古刹成阳间佛门圣地,在佛修行讲经,安心无忧的过完此世。”
“阳寿用尽,吾便亲至接引,招汝入灵山,成吾之弟子。”
“无论大乘,还是小乘,无论入世苦行万里,还是守寺佛前诵经,皆是修心,皆是修持,皆是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