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各市级单位轮番上门索要资金,把道口县搅得人心惶惶时,县政府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推进,31宗商品住宅地块的出让筹备。
这是道口县成为省经济直管县后,首次大规模集中推地,不仅关系到能否缓解财政压力,更影响着后续县城建设的节奏,董远方对此格外重视,反复强调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可真正牵头负责此事的常务副县长白利军,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按照规划,这 31 宗地块可采用招标、拍卖、挂牌三种公开竞价形式,既要卖出高价填补财政缺口,又要避免地价过高推涨房价,让政府后续难以调控。
起初,白利军还信心满满,觉得只要严格按流程走,总能找到平衡,可现实很快给了他一记重击。
随着土地出让消息传开,各大房地产企业的负责人开始频繁登门。
有的带着厚厚的项目计划书,明着是 “请教政策”,实则想打探地块底价。
有的则绕开正常流程,托关系找门路,试图提前锁定优质地块。
更让白利军头疼的是,省、市、县各级领导的电话和条子像雪花一样飘来。
有替相熟房企打招呼的,有希望优先考虑本地开发商的,甚至还有直接指定地块的,每一条 “指示” 都让他左右为难。
一开始,白利军还能硬着头皮拒绝,对那些走后门、递条子的人一概回复 “按规定办”。
可没过几天,家里老婆的一番话让他彻底犹豫了:
“老白,你别太死心眼了。明年换届,董书记肯定要离开道口县,到时候你还得在这儿待着。现在这么多企业和领导找你,你全得罪了,以后你的前途怎么办?”
老婆的话像一根刺,扎在白利军心里。
他在朝阳市工作多年,好不容易熬到常务副县长的位置,自然不想因为一次土地出让就断送前途。
可要是违背董远方的要求,破坏了公开公平的原则,不仅对不起董书记的信任,更可能给道口县的发展留下隐患,东窗事发也有锒铛入狱的风险。
一时间,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同样焦虑的还有国土局局长徐千秋和建设局局长李伟。
徐千秋负责地块的审核与竞价流程把控,每天要应对房企的各种 “问询”,还要处理来自各方的 “招呼”,连办公室的门都快被踏破了。
李伟与规划局一起,负责地块周边的规划配套,却总有人想通过他修改规划,为特定地块 “加分”,让他疲于应对。
土地出让工作协调会后,三人不约而同地避开了办公楼,找了家僻静的茶馆,想私下商议对策。
刚坐下,徐千秋就忍不住叹气:
“今天又收到三个领导的条子,都是为了城东那宗临湖地块,我都快把‘按规定办’这句话说烂了。”
李伟也皱着眉附和:
“我这边也一样,有房企想让我们把周边的学校规划往他们看中的地块挪,还说要是成了,后续配套建设他们愿意多出钱。这哪是出钱的事,这是要坏规矩啊!”
白利军端着茶杯,手指在杯沿上反复摩挲,半天没说话。
他看着眼前两位同样愁眉苦脸的下属,心里五味杂陈:
“我知道大家难。董书记要求公开公正,可现在这么多压力,咱们要是硬扛,以后日子不好过;可要是松了口,不仅对不起董书记的信任,更对不起道口县的老百姓。”
茶馆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车鸣声。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说话,却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纠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