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针跨入 2005 年,华夏大地的政治版图上,“换届” 成为贯穿全年的主旋律。
从基层到中枢,换届工作按层级依次推进。
先是乡镇,再到县区、地市与省级,最后待秋日来临,完成上面的换届。
整个流程有条不紊,却也暗藏着各地干部队伍的重新洗牌。
对于道口县而言,这场换届既是对过去三年发展的 “大考”,更是对干部队伍的一次 “筛选”。
董远方在道口的三年,精力虽主要放在脱贫攻坚与项目建设上,但对干部纪律的要求从未放松,高压态势始终未减。
那些曾试图钻空子、搞歪门邪道的干部,最终都没能逃过纪律的制裁。
原县委副书记马会成、组织部长赵立栋、常务副县长吴文军、白利军,副县长柳向阳、张杯斌,或是因贪腐被查,或是因不作为被调离。
原民政局局长覃玉梅、劳动局局长谭严凯、交通局局长吴六生,以及高屯镇党委书记白松鹤、白岗镇镇长苏满春等局委和乡镇干部,前前后后十几人,皆因违反纪律或工作不力被处理,在道口县干部队伍中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
与这些被处理的干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一心扑在工作上、实事求是为道口县谋发展的基层领导。
董远方向来秉持 “能者上、优者奖” 的原则,对实绩突出的干部,该提拔的绝不埋没,该重用的绝不吝啬。
县委副书记胡杰,始终在脱贫攻坚一线冲锋,协调各方资源推进民生工程,此次换届继续留任副书记,必将被委以更重责任;
刚进入常委班子的金正南与贺博文,前者接任常务副县长后推动十大民生工程扫尾成效显着,后者调任城关镇党委书记后加快了核心地块开发,两人均因实绩被进一步重用。
从高屯镇党委书记任上调任县委秘书长的刘涛,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与出色的协调能力,成为董远方的得力助手。
此外,各个局委与乡镇新提拔的党政负责同志,无一不是紧跟县委县政府步伐,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的 “实干派”,他们共同构成了道口县发展的中流砥柱。
因此,道口县各乡镇与县四大班子的换届,更像是一场 “论功行赏” 的盛宴。
在实打实的发展成绩面前,那些想走后门、拉选票、搞利益寻租的行为,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全县 Gdp 增长率、贫困人口减少数量、重点项目推进速度,这些硬指标摆在台面上,谁有功、谁有过,一目了然。
即便是县政协这样相对超脱的机构,换届也同样遵循 “实绩优先” 的原则。
县政协主席卫迎秋与县政协副主席兼妇联主席刘红英,尽管在朝阳市的人脉较广,甚至能在市县周旋,却在道口县的换届中被踢出局。
她们虽未直接给董远方的工作使绊子,但此前在工作中耍的小聪明、打的小算盘,早已让董远方心生反感,此次换届被调整,也算是对其工作态度的一种 “回应”。
道口县党代会如期召开,县委书记、副书记与常委班子只是微动,道口县政协主席卫迎秋退休,道口县原统战部部长宋永祥接任,道口原招商局局长覃峥嵘,提拔进入常委班子,担任道口县统战部部长
值得一提的是,几位 “特殊” 人物在换届中获得了认可:
道口酒业总经理肖林,被选举为县政协副主席;此前主动请缨前往劳动局南粤联络站、为道口县劳务外迁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冬与卫中原,双双被提拔为副科,让 “实干者得实惠” 的导向更加鲜明;就董远方的秘书车润杰,这一年来兢兢业业、高效完成各项工作,换届后也被任命为县委办副主任。
常言道,“跟着蜜蜂找花朵”,在道口县的换届中,这句话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那些实心实意跟着董远方干实事、为百姓谋福利的基层领导,都在此次换届中 “劳有所得”,不仅获得了职务上的提升,更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这场换届,为接下来的道口县,选出了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更奠定了未来几年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