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二十八
宫内的妃嫔们各司其职,每日里忙得脚不沾地。有的在御花园监督修剪花枝,有的在偏殿指导音律舞蹈,还有的在旭日学堂教导女红。
这日太后突然下了一道懿旨,命各宫妃嫔每日必须按时请安。旨意一下,顿时在宫中引起不小的波澜。
孙惠妃和英淑妃聚在一起窃窃私语,面上虽不动声色,眼中却都流露出几分不满。最后还是惠妃出面,悄悄派了心腹宫女去打听皇后付嫣然的意思。
付嫣然听完宫女的来意,微微一笑,温声道:\"太后懿旨,岂敢违背?请安本就是宫中规矩,更是孝顺长辈的表现。咱们大齐国以孝治天下,这优良传统更不能废弃。不过各位妹妹平日里事务繁忙,不如这样:大家分批次去请安,既不耽误正事,又能让太后时时有人陪伴说话。比如可以在上值之前,或是午间小憩时分前去。\"
几位前来传话的宫女都是人精,闻言立刻会意付嫣然的良苦用心。这样既遵从了太后旨意,又给众妃嫔留足了余地。
待众人散去后,付嫣然望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抚摸着自己圆鼓鼓的小腹,轻轻叹了口气。她何尝不知这是太后在试探后宫众人,太后回来后,势必要搅乱后宫平静的春水,自己不得不谨慎行事。
果然,太后回慈宁宫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晨露还未散去,静常在就带着两个宫女匆匆赶来。她恭敬地向刚醒的太后行礼请安,嘴里说着\"昨夜睡得不好,生怕误了请安的时辰\",请安过后又匆匆解释:\"御膳房近日进了新到的江南菜蔬,臣妾想着去查看储备情况,以免耽误了太后用膳。\"太后虽心中不悦,但也只得起身梳洗。
静常在刚刚陪着太后说了会儿话,就有静常在的宫女来报:“娘娘,御膳房的燕窝到了,那边说,请您去看看成色,好给各宫娘娘分派!”
静常在歉意地说:“太后娘娘,臣妾先行离开了!”
太后打了个哈欠,不耐烦地说:“去吧去吧,多大点事!”
静常在前脚走,太后准备起身去用膳,后脚芳贵人、刘美人、宁常在就到了,她们是皇家幼儿园的管事,必须壬辰中赶到幼儿园报到。
三位娘娘陪着太后讲了会儿幼儿园的趣事,边伺候太后娘娘的早膳,边汇报了幼儿园开设的课程,太后正听得有趣,又有宫人来报 :“娘娘,各位小主子上学的时间到了!”
芳贵人笑着说:“太后娘娘,臣妾们要先行告退了,小主子们到校,臣妾得在门口候着,有些小主子,皮的紧,非得看见臣妾几个人,才肯入园学习呢!”
刘美人、宁常在也掩嘴轻笑,满脸歉意。
太后摆了摆手:“都去都去,这一个个的。”
用过了早膳,正待喝茶喘口气儿,宫女来报:“皇后娘娘驾到!”
太后一听,打起精神,正襟危坐。
付嫣然在夏荷和春兰的搀扶下,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但见付嫣然脸色苍白,有明显的黑眼圈,好像上过脂粉,但是没有掩盖脸上的憔悴。
“儿臣给母后请安,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付嫣然福了福身,一副几近倒下的样子。
“皇后何以如此孱弱?”太后关切地问。
“回母后,太医说,儿臣的身子先前生产时亏损厉害,此胎凶险;皇上御驾亲征,儿臣寝食难安!”
“既然知道凶险,为何把伺候皇上的事不交给妃嫔。”太后颇为不满地说。
付嫣然苦笑一声:“皇上的心思,岂是臣妾能够琢磨的。”
“你身为皇后,应该劝谏嘛?自己身子有恙,应该宽宏大度,莫想着独宠!”
“是,儿臣谨遵教诲!儿臣已经把自己能交出去的权力都交出去了,比如协理六宫的权利,至于皇上愿意宠幸谁,那是皇上的事,儿臣怎么能够干涉?如果儿臣能够干涉,皇上就不会明知儿臣此胎凶险,在儿臣即将临盆之际御驾亲征了。”付嫣然说着,还拿出手帕,抹了抹眼泪,抽泣起来。
太后见付嫣然这样,语气也缓和了些:“好啦好啦,皇帝也是迫不得已,你回去安心养胎吧,以后莫要来请安了。”
“多谢母后的疼爱!”付嫣然再次俯身。
随后,众妃嫔依次过来请安,陪太后说了片刻话,便都借着各种由头告辞离去。太后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手中佛珠转得更快了,轻声喃喃道:\"都这么忙么------\"中午,太后正待休息,杨琳等请安的妃嫔到了。
杨琳说,今天上午,旭日学堂的贵女们排的是舞蹈课,她今天是主讲人,因为要给贵女们讲课,没有时间过来请安,这不,一下课就赶过来了,还没有来得及用膳,打搅太后午觉,深感不安,但实在无法脱身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