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麦将宋修远裹成一颗粽子,生怕路上透一点风,让其风寒加重。
路上牛车她也不敢赶的太快,让弟弟靠着自己后背坐着,慢慢悠悠往家赶。
到家的时候,天已擦黑。
早已等候多时的一家人听到门外动静后,立刻迎了出来。
待见到宋修远虽然小脸有些苍白,但眼神清亮不少后,王氏及几个几女悬了一整天的心总算落回了肚里。
“可算回来了!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王氏上前,心疼的摸了摸宋修远额头,确认不再滚烫后,才彻底安心,随即一把抱着对方往屋里走去。
宋小麦利落跳下车,将牛车递到二哥三哥手里,任二人卸车取草喂牛。
她随着母亲往宋修远的房间走去,对身旁阿姐道:“黄大夫医术高明,修远已经好多了,就是需要再静养几日。”
宋月娥点点头,柔声对着趴在母亲怀里的五弟道:“修远乖,先回屋里躺着休息,别吹风,一会阿姐把晚饭给你送过去。”
经历了一场病痛,又奔波了一日,宋修远此刻确实没什么力气,乖巧地点了点头,由着母亲将他抱回房间,很快便脱了外衣,钻进被窝,沉沉睡去。
今日的晚饭是王氏带着长女月娥一起张罗的。
许是想着给家中病子和奔波一天的女儿补补身子,饭菜格外丰盛些。
厨房灶上煨着一大锅排骨红枣冬瓜汤,小火慢熬出的汤底奶白,香气四溢。
宋月娥又炒了两盘脆生生的时蔬,清爽解腻,王氏怕病子胃口欠佳,又蒸了一盆肉沫蒸蛋。
宋月娥先盛了满满一碗汤,拣了几块炖的软烂的排骨和冬瓜,又夹了些蔬菜和一小碗蒸蛋,配上半碗两掺米饭,仔细地给宋修远送了去。
小家伙被唤醒,在阿姐的投喂下,迷迷糊糊吃了大半,精神似乎又好了一些,吃完很快又沉入梦乡。
安顿好弟弟,一家人这才围坐在院里,就着朦胧月色和廊下灯笼里透出的烛光,开始用晚饭。
席间,大伙自然问起宋小麦二人白日去镇上看病的详情。
为了不让大家担心,宋小麦跳过了那些军士,只拣顺当的说道:“挺顺利的,黄大夫一看就说是风寒入里,施了针,开了药,热度就很快退了。”一顿:“就是人多些,秋日乍寒,好些人染了风寒,便等久了些。”
她说的轻描淡写,一家人听得连连点头,对黄大夫更是感激。
不过,王氏忽而诧异:“前段时间,药堂不是因为那荣生堂什么药丸,险些关门么?”她略作沉吟,又兀自点着头道:“看来,这药丸却非大伙传的那么神乎其神。”
宋小麦眨眨眼,暗道今日特殊,也没向小白哥具体打听这事,门内就那一个贵人...她还真不知乡民有没有识破药丸真相。
念此,她赶紧低头狠狠扒了几口饭,暗道但愿那劳什子药丸被人识破了吧,否则过几日若是娘她们去了镇里,一见药堂前门可罗雀,自个不是又露馅了?
大伙没注意到宋小麦的心绪,饭间,又兀自闲聊了会。
宋月娥一边给宋小麦夹菜,一边说着村里的情况:“再过几天,咱们村的庄稼差不多就能收完了,作坊也可以重新开工。正好长乐他们前几日送回来不少山薯,都堆在作坊库房里呢。”
说到此,她脸上不由升起几分期盼:“乔大爷说,再过个把月,咱们地里种的山薯也该收了,到时候原料就更充足了,咱们这薯粉作坊,才算真正站稳了脚。”
宋小麦听着,心里也默默盘算。
今年是村里头回种植山薯,收成如何,直接关系到明年作坊的规模和村子的收益,以及她后续的铺垫打算,确实是个关键。
这时,宋秋生咽下嘴里饭菜,抢着道:“先生今天夸我的字又有进步了!”
少年脸上带着止不住的得意,说完不知想起什么,又嘻嘻乐起来:“不过赵铁锤就惨咯,上课的时候偷偷用毛笔给前桌的刘小丫画王八,被先生发现了,罚他抄了十遍《弟子规》!哈哈,你们是没看见他那苦瓜脸!”
看着傻乐的三弟,一向稳重的宋冬生也难得插话,无奈笑道:“还有刘小胖,昨天先生提问《千字文》,他背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后面就开始卡壳,憋了半天,蹦出一句“我家只有大黄!”,把先生气的胡子都翘了起来,让他今天放学后留下来,单独教他。”
听着兄弟俩说的学堂趣事,王氏和两个女儿都笑了起来。
宋小麦面上笑的欢,心里则为先生陈青山默默捏了把汗。
试想,陈先生那样一个温文尔雅,讲究礼仪章法的正经读书人,平日里说话都是不急不缓的,如今却要日日面对这群皮的上房揭瓦的山间野猴般的村童,被气的吹胡子瞪眼,怕是家常便饭了吧?
她将目光落在说的正起劲的三哥身上,心道还好,好在自家这几个,目前看来还算是让先生省心的。
不过,这教书育人,果然不是件轻松事...若是村学能再多两位教书先生,不仅教学质量能大大提高不少,先生也不至于那般累了...
哎...可惜啊,想法是好的。
秀才哪里是那么好找的?
且,一个品行端正能为人师的秀才,便更难寻了。
说笑间,王氏目光逐一扫过几个孩子。
宋冬生宋秋生和屋里躺着的修远,身量都抽高了不少,去年的冬衣袖子已经短了一截
长女月娥更像是雨后春笋,个头蹿的飞快。
最小的幼子宋春生,便更不用提了,上个月的衣裳,这个月穿都嫌紧。
这孩子...确实得减减了。
倒是这四丫头....
饭量一日比一日大,身子虽看着结实不少,怎个头长得这么慢呢,都快被修远那孩子追上了...
王氏心底不由迷惑,多在自个四丫头身上看了几眼,暗道莫不是平日太过操心了些,全将精气耗在了这上头?
想到这,一颗老母亲的心瞬间揪了起来。
她夹起一大块排骨,送到四丫头碗里,满是心疼:“多吃点,瞧你,成日外头忙,都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