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摆脱了身后的追兵,镇朔军和数十万军民的行进速度也并未加快多少,只不过行进途中的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
越往西走,山势逐渐平缓,开始出现大片的丘陵地貌,这是关中平原的边缘,
斥候带回的消息也越来越令人振奋,虽然听闻金军东路军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汴梁,但西陲之地,暂时还是一片宁静,
沿途开始遇到零星的村庄和坞堡,当地的百姓起初见到这支庞大无比,携刀带枪还跟着无数难民队伍,吓得紧闭寨门,
但在得知这是从太原血战突围出来的镇朔军后,态度立刻发生了转变,
一些大胆的乡绅甚至带着粮食和草药出来犒军,
“王爷,李将军,京兆府就在前方了!盼王师久矣!”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激动地拉着李御的手说道,
贺烽看向李御,他能明显在李御的脸上看出得意,这是他先前经略京兆府的成绩
麾下的将士和随行的百姓到了京兆府地界,终是惜得一夕安枕
十数日后,庞大的队伍终于抵达了京兆府郊外,
巍峨的古城墙,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当将士们看到城头上飘扬的镇朔军旗一刻,这一路以来的忧心顷刻间化为乌有
贺烽坐在马背上,端视着眼前的雄城
京兆府,古称长安,历经十三朝古都,虽已不复盛唐气象,但依旧是西部重镇,城高池深,人口众多……
早在镇朔军主力抵达前,消息就已经传遍了京兆府,
此时京兆府的最高官僚,是李御留下的心腹王猛,这是最得李御信赖的爱将,李御端看着眼前衣食无忧的百姓,军容整肃的将士,这林林总总的景象,他知道,王猛没有让他失望
……
大军离城门处越来越近,李御离老远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朝着自己疾奔而至
王猛策马飞奔至李御跟前,飞身下马:
“末将王猛,见过将军!”
贺烽的马比李御慢了几步,临近时,王猛忽觉自己礼数不周,赶忙补充道:
“末将王猛,见过王爷!”
贺烽抬头看看城墙上整肃的军容,再看看官道两旁衣食无忧的百姓,心中甚慰,朝李御挤出一个调笑的神情:
“老李,带兵有方,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他能从李御脸上那一抹羞涩中看到得意,身后这几十万百姓的安全总算有了着落,贺烽也是心情大好,朝王猛调笑道:
“王将军!……身后的百姓疲惫,可否赏些住处,安顿百姓……”
王猛闻言受宠若惊,本来躬着的身子猛的单膝跪地:
“末将早已经收到了军令,现在城中十万间民房已经准备好,另有五万间民屋正在筹建!”
贺烽赞许的看看身边的李御,他知道这都是李御事先安排好的,自己选的这个领军人,做事一向让人放心
心情大好的贺烽朝身后的将士们大手一挥:
“进城!”
……
将士们队列开动的一刻,贺烽似得想到了什么,催马来到李御身边,小声道:
“陈老将军,在太原的时候,是住在知府衙门里……”
只一句话,李御便明白了贺烽的用意
虽然陈鹏已经不愿意再过多过问军政事,但全军上下对老爷子的敬畏是不能被忽略的,这一点他的想法和贺烽高度一致!
贺烽跟自己说着话,这是怕从太原开拔到了京兆府,换了地方容易让自家老爷子心情上有失落,刻意想要安排让陈鹏继续住在知府衙门……
李御满怀感激的看了贺烽一眼,他知道,虽然现在战时,军政令皆出自于帅府衙门,知府衙门顶多就是处理一些城内的杂事,甚至可以说是个摆设,
但对于一座城来说,知府衙门一向都是政令首府
贺烽的用意,是想借此表明自己对陈鹏的敬畏,这不仅是优待,更是遵上
想到这李御向着贺烽拱手:
“听凭王爷安排!”
“哎?!这不是我安排的啊,是你安排的!”
贺烽说着话,脸上堆着一脸的“你懂得”笑,催马进了城
……
李御看着贺烽渐渐离去的背影,心中一种莫名的感激和敬畏油然而生……
自己义父选的接班人,果然没有选错,
这样一个事事料敌于先,重民心,重情意的主公,放眼全天下,已经没有第二个了……不自觉间,李御的眼眶微微发红,他在贺烽身上,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