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阳光已有了些许温度,透过教学楼旁高大香樟树新生的、嫩绿的叶片,在操场的红色塑胶跑道上洒下细碎而晃动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青草、泥土被阳光蒸腾出的特有气息,混合着少年少女们奔跑时带起的微尘味道。校园广播里正播放着节奏明快的进行曲,间或穿插着各个班级递交的、为运动员加油鼓劲的广播稿。一年一度的春季校运会,将平日书声琅琅的校园变成了一个喧嚣而充满活力的巨大竞技场。
林雪萍穿着一身浅灰色的运动套装,胸前挂着作为教职工裁判的铭牌,乌黑的长发在脑后利落地束成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她正站在跳高比赛区域的边上,手里拿着记录板和计时器,专注地看着一名男生助跑、起跳、身体划过一道略显笨拙的弧线,最终碰落了横杆。她在记录表上快速划了个叉,扬声鼓励道:“没关系,调整一下起跳点,下次注意背弓!”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喧闹的操场。跑道上,正在进行高二年级男子4x100米接力的预赛。各班的运动健儿们如同离弦之箭,看台上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就在这沸腾的人潮边缘,靠近篮球场看台的一处阴凉角落,她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
江韵华穿着他们班的班服——一件印着夸张动漫图案的白色t恤,正盘腿坐在塑料草坪上,膝盖上摊开一本厚厚的习题集。而许清瑶则坐在他旁边稍高一级的台阶上,身上是简洁的白色衬衫和百褶裙校服,只是外面套了件属于江韵华那件同款的、略显宽大的班服外套。她微微俯身,手中拿着一支笔,正指着习题集上的某处,低声对江韵华讲解着什么。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她低垂的侧脸和纤细的脖颈上跳跃,神情专注而认真。江韵华仰着头听,时而皱眉思索,时而恍然大悟地点头,目光大部分时间落在习题上,偶尔会飞快地抬眼看一眼近在咫尺的、许清瑶那线条优美的下颌。
这一幕与周围震耳欲聋的喧嚣形成了奇特的对比,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们与沸腾的运动会隔开,自成一方安静求知的天地。林雪萍嘴角不由泛起一丝了然而温和的笑意。她知道许清瑶理科极强,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常常在年级里独占鳌头。而江韵华文科出色,理科则相对需要下更多功夫。这种“学业互助”的场景,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偶然撞见了。只是在这全民狂欢的运动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特别。
“林老师!林老师!”一个清脆的女声打断了她的思绪。是同年级另一个班的体育委员,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王老师让我问您,跳高比赛的成绩记录表是不是在您这里?下一组女子跳远要用参考。”
林雪萍收回目光,应声道:“在我这儿,马上好。”她快速将最后几个成绩登记完毕,将表格递给那名女生。再抬眼望向那个角落时,恰好看到许清瑶似乎讲完了那道难题,将笔帽套上,江韵华则拿起旁边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拧开瓶盖,很自然地递给她。许清瑶接过,小口喝了起来,嘴角弯起一个浅浅的、满足的弧度。
就在这时,广播里传来了新的通知:“请高二年级男子4x400米接力决赛的运动员立刻到检录处集合!重复一遍,请高二年级男子4x400米接力决赛的运动员立刻到检录处集合!”
江韵华像是被针扎了一下,猛地从地上一跃而起,脸上闪过一丝慌乱:“糟了!光顾着做题,差点忘了!”他匆匆将习题集和笔塞进许清瑶手里,“帮我拿一下!”说完,便像只受惊的兔子般,朝着检录处的方向狂奔而去,那件白色t恤背后的动漫图案在跑动中显得有些滑稽。
许清瑶看着他仓促奔逃的背影,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摇了摇头,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又有着显而易见的关切。她仔细地将他的习题集和笔收进自己的双肩包里,然后也站起身,拍了拍裙子上的草屑,朝着跑道终点线的方向走去,显然是要去观战。
林雪萍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莞尔。年轻真好,那种纯粹的学习互助,以及夹杂在其中的、未曾言明却自然流露的关心,简单而美好。她处理完手头的工作交接,也信步朝着400米接力的终点区域走去。这种集体项目最能凝聚班级向心力,她也想去看看自己班上的表现。
跑道起点处,参加4x400米决赛的四个班级的选手们已经各就各位。江韵华站在第二棒的位置上,正在做简单的拉伸,神情有些紧张,不时望向看台方向,似乎在寻找什么。当他的目光捕捉到刚刚赶到、站在终点线附近人群前方的许清瑶时,他明显松了一口气,随即挺直了腰板,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做出镇定的样子。许清瑶也看到了他,没有呼喊,只是朝他用力挥了挥拳头,做了一个“加油”的口型。
“各就各位——预备——”发令员举起了信号枪。
“砰!”
一声枪响,第一棒的运动员们如同脱缰的野马,猛地冲了出去。看台上的呐喊声瞬间达到了顶点。林雪萍站在人群稍外围的地方,目光追随着跑道上激烈角逐的身影。她班上的第一棒选手发挥稳定,处在第三的位置。交接棒区域,气氛紧张得几乎要凝固。江韵华全神贯注,身体前倾,右手向后伸出,做好了接棒的准备。
接力棒顺利交到江韵华手中!他握紧接力棒,瞬间发力,像一道白色的闪电射了出去。他的跑步姿势说不上非常专业,但充满了青春的爆发力和拼劲。弯道,直道,他的速度越来越快,接连超过了前面一名对手,将名次提升到了第二!
许清瑶在场边跟着他的节奏小跑了几步,双手紧握在胸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脸颊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当江韵华在最后冲刺阶段,凭借顽强的毅力几乎与第一名并驾齐驱,最终以微弱的劣势第二个将接力棒交到第三棒队友手中时,许清瑶忍不住跳了起来,和其他同学一起大声欢呼。
江韵华交棒后,体力消耗巨大,双手撑着膝盖,在跑道边上大口喘着气,汗水顺着额发滴滴答答地落在红色的跑道上。许清瑶立刻从志愿者那里拿了一瓶水和一条湿毛巾,穿过人群跑到他身边,将水递给他,又很自然地用毛巾帮他擦去顺着脸颊流到脖颈的汗水。江韵华起初有些不好意思地想躲闪,但看到许清瑶一脸坦然和专注,便乖乖站着不动了,只是接过水瓶猛灌了几口,喘息稍定后,抬头看向许清瑶,眼睛亮得惊人,带着运动后的兴奋和一点点求表扬的意味:“怎么样?没掉链子吧?”
“超常发挥了!追回来那么多!”许清瑶笑着,毫不吝啬她的夸奖,眼神里带着光。两人相视而笑,周围喧嚣的人声和广播声仿佛都成了背景音。
林雪萍站在不远处,看着这对年轻人之间流畅而默契的互动,心中一片柔软。她想起多年前,自己也曾在类似的运动会上,为那个在跑道上挥洒汗水的少年揪心、呐喊。时光荏苒,如今她站在场边,看着弟弟和那个优秀的女孩,仿佛看到了某种熟悉的青春轨迹在延续。她悄悄用手机拍下了这充满活力与温情的一幕,发给了正在工作的江明华。附言很简单:【咱家弟弟,表现不错。旁边的小姑娘,功不可没。】
江明华的回复很快过来,是一张照片。照片背景是一个略显凌乱的设计工作室,巨大的绘图板上铺着建筑草图,旁边散落着模型材料。江明华本人没有出镜,只拍了他握着咖啡杯的手,以及图纸一角——那是一个社区公园的景观桥设计雏形,线条流畅优美。【我们也在进行另一种“接力”。】他附言道,【刚完成一稿,头脑风暴接力中。晚上去接你?想你了。】
看着照片和文字,林雪萍仿佛能想象出江明华在那充满创意和木料香味的环境里,与同事们讨论、修改方案的样子。他的“接力”是灵感与专业的传递,是构建美好空间的努力。而她的“接力”,是知识与关怀的传递,是守护成长的历程。两种不同的“赛场”,却有着相似的专注、付出与期待。而连接他们彼此的,是日常生活中这些细碎的分享和思念。
她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好。等你。】
运动会仍在继续,热烈的气氛持续升温。班级团体总分榜上的名次不断变化,广播里捷报频传。林雪萍作为裁判和班主任,穿梭于不同的比赛场地,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为学生们加油鼓劲。她的身影干练而从容,成为了许多学生安心依靠的对象。
夕阳开始西斜,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操场上的喧嚣渐渐平息。大部分比赛项目都已结束,学生们开始整理物品,打扫班级大本营的卫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激烈竞争过后松弛而满足的氛围。
林雪萍刚协助体育组老师整理完最后一批器材,感到一阵疲惫,但心情却因为这一天的阳光、汗水和青春呐喊而格外舒畅。她走向教工休息区,准备拿自己的东西。远远地,又看到了江韵华和许清瑶。
他们并排坐在空旷的看台台阶上,背影被夕阳拉得很长。运动会已经结束,许清瑶身上那件属于江韵华的班服外套还没有脱下。两人似乎都在看着远处被霞光染红的教学楼顶,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坐着。江韵华手里拿着一片香樟树的叶子,无意识地转动着。许清瑶则微微侧着头,像是在倾听风的声音,又像是在享受这份喧闹后的宁静。那件宽大的外套衬得她身形更加纤细,晚风拂动她的发丝和百褶裙的裙摆。
一种无需言语的安宁与默契笼罩着他们。那不仅仅是学业上的互助,也不仅仅是运动场上的加油,更像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青春期的陪伴与懂得。林雪萍停下脚步,没有上前打扰。她只是静静地看了几秒,将这落日熔金中美好的剪影刻入脑海,然后微笑着转身,悄然离开。
她回到办公室,简单收拾了一下。手机响起,是江明华的电话,说他已经到校门口了。林雪萍拎起包,走出办公楼。绚丽的晚霞铺满了大半个天空,校园里的路灯尚未点亮,一切都沉浸在一种朦胧而温柔的光线里。
校门口,江明华的车安静地停在路边。他倚在车旁,大概是刚结束工作,身上还带着些许淡淡的木屑和绘图墨水混合的味道,眉眼间有倦色,但看到林雪萍走出来时,立刻站直身体,脸上绽开温暖的笑容,朝她伸出手。
林雪萍快步走过去,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掌心。“累了吧?”他接过她的包,为她拉开车门。
“还好,很充实的一天。”林雪萍坐进副驾驶,系好安全带,车内放着舒缓的轻音乐。她侧头看着江明华绕过车头坐进驾驶室,他轮廓分明的侧脸在夕阳余晖下显得格外柔和。
“韵华今天跑接力赛拿了名次。”她开始絮絮地讲述运动会上看到的趣事,讲到江韵华和许清瑶在角落学习,讲到接力赛的紧张刺激,讲到夕阳下那两个安静的背影。江明华专注地听着,偶尔插问一两句,嘴角始终带着笑意。
车子平稳地汇入晚高峰的车流,窗外是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车内的空间却像一个独立的、温暖的小世界。工作的疲惫、运动会的喧嚣都渐渐远去,只剩下两个人分享一天见闻的温馨日常。
“我们晚上吃什么?”林雪萍问,带着一丝放松后的慵懒。
“张妈说了,给你炖了黄芪鸡汤,补补元气。我让她多放了点红枣枸杞。”江明华目视前方,声音温和,“今天站了一天,回去给你按按肩膀。”
一种踏实而深厚的暖流缓缓淌过心间。林雪萍没有说话,只是将手轻轻覆在江明华握着方向盘的手背上。他反手握住,指尖在她手背上轻轻摩挲了几下。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没有惊天动地的波澜,却有运动场上拼搏的汗水,有教室和办公室里的专注耕耘,有设计图纸上的精益求精,有深夜加班后的暖心汤羹,有日常归家途中的琐碎分享,有兄长对弟弟成长的默默关注,有师长对学生潜能的欣赏呵护,也有恋人间无需言说的体贴与懂得。这些看似平凡的片段,如同接力赛中一棒又一棒的传递,绵延不绝,构成了他们共同向前、温暖而坚实的人生跑道。
路灯渐次亮起,勾勒出城市夜晚的轮廓。车子朝着那个亮着灯火、飘着饭香的家驶去。车窗外,是无数个同样亮着灯火的窗口,每个窗口后面,或许也都在上演着各自不同却又相似的、关于奋斗、陪伴与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