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郡守履约无银助,政策相援显赤诚
东莱郡郡守府的清晨,总是被堆积如山的公文填满。马谦坐在案前,手里捏着一支狼毫笔,眉头却紧紧锁着 —— 桌案上摆着叶青云送来的《东莱郡城垣修缮经费明细》,上面清晰写着:加固城墙需青石三万块(约纹银五千两)、石灰五千石(约纹银两千两),疏浚护城河需民夫两千人(月工钱约纹银三千两),三项合计已逾万两,后续官道修缮还需更多。
“唉……” 马谦轻轻叹了口气,将笔搁在砚台上。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落在 “东莱郡府库收支簿” 上,红色的 “亏空” 二字格外刺眼。他上任三年,虽竭力节流,却架不住连年灾荒和朝廷的赋税压榨,府库里如今只剩不足千两银子,连下个月的粥厂救济都未必够,哪有余力支撑修缮工程?
“大人,叶大人派人来了。” 老仆轻手轻脚走进来,递上一张名帖,“是叶大人的主簿,说要跟您对接民夫招募的事。”
马谦揉了揉眉心,起身道:“让他进来。”
主簿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叫林墨,是叶青云从吴家堡工坊调来的,心思缜密,擅长算账。他见到马谦,躬身行礼:“见过马郡守。我家大人让小人来问,民夫招募的批文何时能下来?另外,采石场的开采许可,还需郡守帮忙协调。”
马谦请他坐下,倒了杯热茶,语气带着歉意:“林主簿,批文和许可,老夫今日就能给你办。只是…… 府库里实在拿不出银子,修缮工程的经费,怕是帮不上忙了。”
林墨早有准备,笑着道:“郡守不必为难。我家大人说了,经费的事,他自有办法,您只需帮忙协调民夫和场地,就是对工程最大的支持。”
马谦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松了口气,却又带着几分愧疚:“叶大人真是…… 委屈他了。老夫虽无银钱相助,却也不会让他白白辛苦。民夫招募,老夫会让各县县令协助,优先招募流民,每人每日除管饭外,再给二十文钱,这笔钱由郡府出,就算老夫一点心意。”
林墨连忙道谢:“多谢郡守!我家大人若是知道,定会感激不尽。”
马谦站起身,带着林墨去签批文。穿过郡守府的菜园时,林墨看到绿油油的青菜,忍不住道:“郡守的菜园打理得真好,比寻常百姓家的还用心。”
马谦笑着摇头:“府里人多,光靠俸禄不够吃,种些青菜,能省些菜钱。” 林墨心中一叹 —— 堂堂一郡之守,竟需靠种菜省开支,可见东莱郡有多贫瘠。
拿到批文后,林墨刚要告辞,马谦却叫住他:“林主簿,替老夫带句话给叶大人。赵家在东莱郡经营多年,盐场、矿场都有他们的旧部,叶大人接收产业时,定会遇到刁难。若是需要帮忙,尽管派人来郡守府,老夫虽无兵权,却也能帮他协调官府差役,不让赵家旧部胡来。”
林墨心中一暖,躬身应道:“小人定将郡守的话带到!”
离开郡守府时,阳光正好。林墨看着手中的批文,想起叶青云临行前的叮嘱:“马郡守是清官,虽无钱却有民心,与他相交,以诚待之。” 他知道,叶青云要的从不是郡守的银钱,而是官府的 “名正言顺”—— 有了郡守的批文和协调,后续接收盐场、矿场,乃至招募民夫,都会少很多阻力。
二、员外郎印镇旧部,盐场交接立新规
琥珀湾盐场的门口,气氛正剑拔弩张。十几个穿着粗布短褂的汉子,手持棍棒,堵在盐场大门前,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壮汉,叫赵三,是赵家在盐场的旧管事。他看着眼前的叶青云,唾沫星子飞溅:“叶青云,这盐场是赵家的产业,你凭什么说接收就接收?没有赵郡守的手令,休想踏进一步!”
叶青云穿着绯色官袍,腰间系着玉带,手中把玩着工部员外郎的印信,神色平静:“赵三,我乃朝廷任命的工部员外郎,奉旨主持东莱郡城垣修缮,盐场已由郡府划归修缮工程专款专用,这是马郡守的批文,你要不要看看?”
他将批文扔在赵三面前,赵三拿起一看,上面盖着东莱郡郡守府的鲜红大印,字迹是马谦的亲笔,不由得脸色一变。可他仗着赵家的势力,依旧硬撑:“就算有批文又如何?这盐场的工人都是赵家的人,你想接收,先问他们答不答应!”
盐场的工人约莫五十人,都围在一旁,脸上满是犹豫。他们大多是琥珀湾的百姓,之前受赵家压榨,每日辛苦煮盐,却只能拿到微薄的工钱,早就心生不满,只是不敢反抗。
叶青云看向工人,语气温和却带着力量:“诸位乡亲,我知道你们以前受赵家欺压,日子不好过。今日我接收盐场,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修缮东莱郡的城垣,护佑咱们琥珀湾的百姓。只要你们愿意留下,我保证:工钱翻倍,从每日五十文涨到一百文;每日管两顿饭,有肉有菜;若是家里有老人孩子,还能提前半个时辰下班。你们若是不愿意留下,我也不勉强,每人再给五十文路费,让你们另寻生计。”
工人中顿时响起一阵骚动。一个年长的盐工颤声问道:“叶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工钱真能翻倍?还管两顿饭?”
“千真万确。” 叶青云点头,让段有鹏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这是五十两银子,作为第一个月的工钱预支,你们现在就能分了。”
赵三见状,急得跳脚:“你们别听他的!他就是个骗子!赵家不会放过你们的!”
可工人们早已被叶青云的条件打动,一个年轻的盐工率先站出来:“我留下!跟着叶大人干,总比跟着赵家饿肚子强!”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很快,五十个工人都表示愿意留下,只剩下赵三和几个赵家的死忠。
赵三看着众叛亲离,气得脸色铁青,挥着棍棒就要冲上来:“你们这群叛徒!我打死你们!”
叶青云眼神一冷,对韩舜使了个眼色。韩舜上前一步,一把抓住赵三的手腕,轻轻一拧,棍棒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赵三疼得龇牙咧嘴,却还嘴硬:“叶青云,你等着!赵家不会放过你的!”
“我等着。” 叶青云冷笑一声,“把他们绑起来,送到郡守府,就说他们阻挠朝廷工程,寻衅滋事。”
韩舜等人立刻上前,将赵三和几个死忠绑了起来,押往郡守府。盐场的工人们看着这一幕,纷纷拍手称快。叶青云走到盐场的煮盐区,看着十几个巨大的铁锅,锅底结着厚厚的盐垢,旁边的储盐仓也破旧不堪,不由得皱起眉头:“段有鹏,让人把盐场好好清理一遍,破损的铁锅换成新的,储盐仓加建顶棚,免得雨水把盐淋坏了。另外,从吴家堡调些懂煮盐技术的工匠来,改进煮盐的方法,提高产量。”
“是!” 段有鹏应声,立刻安排暗卫和工人清理盐场。
夕阳西下时,盐场已焕然一新。新的铁锅架了起来,储盐仓的顶棚也开始搭建,工人们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忙着煮盐、晒盐。叶青云站在盐场的高处,看着雪白的盐粒在阳光下泛着光,心中盘算着:盐场每日能产盐两千斤,按市价每斤五文钱算,每日就能收入十两银子,每月就是三百两,足够支撑民夫的工钱了。
三、琥珀矿场精经营,矿工齐心提产能
与盐场的顺利交接不同,琥珀矿场的接收,更多的是温情。叶青云带着段有鹏和林墨来到松脂山的矿坑时,陈老汉正带着矿工们在矿坑外等候,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块刚挖的琥珀原石,脸上满是期待。
“叶大人!您可来了!” 陈老汉快步上前,握住叶青云的手,激动地说,“自从您上次离开后,矿工们就盼着您来接收矿场,再也不用受商会那些黑心肠的人的气了!”
叶青云笑着点头,看着矿工们黝黑的脸庞和满是老茧的手,心中泛起一阵暖意:“陈老汉,兄弟们,辛苦你们了。今日我来接收矿场,只有一个承诺:让大家能吃饱饭,能赚到钱,能让家里的日子好起来。”
他让林墨拿出矿场的经营方案,念给矿工们听:“第一,工钱从每斤琥珀十文钱涨到二十文,若是挖到虫珀、蓝珀等稀有品类,另外加赏;第二,矿坑内加装木架支撑,防止坍塌,每日派医匠在矿坑外值守,若是有人受伤,免费医治;第三,在矿工村建一所学堂,让孩子们能读书识字,学费全免。”
矿工们听到这些,都激动得热泪盈眶。一个年轻的矿工哽咽道:“叶大人,您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以前在矿场,每天都怕矿坑坍塌,工钱还不够养家,现在您不仅给我们涨工钱,还建学堂,我们就算拼了命,也会好好挖矿!”
叶青云看着矿工们的赤诚,心中越发坚定:“兄弟们,咱们不仅要挖矿,还要挖好矿。从今日起,矿场实行‘分组开采’,每组十人,选一个组长,负责记录开采量和安全;另外,从吴家堡调些新的挖矿工具来,比如铁镐、铁锹,比你们现在用的石镐省力多了,还能提高效率。”
陈老汉连忙道:“叶大人考虑得太周全了!我们以前用石镐,挖一天矿,手都磨出血泡,有了铁镐,肯定能多挖些原石!”
接下来的几日,叶青云都待在矿场,看着工人们熟悉新工具,分组开采。新的铁镐果然好用,矿工们挖起矿来事半功倍,以前每日只能挖一百斤琥珀原石,现在能挖到两百斤,稀有品类也多了起来 —— 有一天,一个矿工还挖到了一块裹着完整蝴蝶的虫珀,叶青云当场赏了他五十两银子,让其他矿工羡慕不已,挖矿的劲头更足了。
矿场的收益也水涨船高。林墨拿着账本,对叶青云汇报:“首领,矿场每日能产琥珀原石两百斤,其中普通金珀、血珀一百八十斤,每斤市价一两银子,收入一百八十两;稀有品类二十斤,每斤市价五两银子,收入一百两;每日合计收入两百八十两,每月就是八千四百两!扣除矿工工钱和工具损耗,每月纯利润能有七千两!”
叶青云看着账本上的数字,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把一部分琥珀原石运到吴家堡的工坊,做成饰品,售价能翻好几倍;剩下的原石,一部分卖给外地的客商,一部分留着,以后修缮城垣时,若是朝廷拨款不足,还能用来抵账。”
林墨点头应道:“首领放心,小人已经安排好了。吴家堡的工坊已派来工匠,正在矿场附近建临时的原石处理点,筛选后的原石会尽快运走。”
夕阳下的矿坑,灯火通明。矿工们哼着小调,扛着装满原石的麻袋从矿坑里出来,脸上满是笑容。陈老汉带着几个矿工,正在给矿坑加装木架,嘴里还念叨着:“叶大人给咱们这么好的待遇,咱们得把矿坑修结实了,不能出半点差错。”
叶青云站在矿工村的学堂工地旁,看着工人们正在搭建学堂的梁柱,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盐场和矿场的收益,不仅是修缮城垣的经费,更是琥珀湾百姓的希望 —— 只要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就算遇到再多的困难,也值得。
四、金援亲王获强援,书信往来定盟约
琥珀湾的收益日益丰厚,叶青云却没有忘记背后的支持者 —— 肖亲王。这日,他召集段有鹏和林墨,在张宅的正厅议事。
“这段时间,盐场和矿场的收益不错,每月纯利润能有七千多两。” 叶青云指着桌上的账本,“我打算从中拿出五千两,作为给肖亲王的‘供奉’,派段有鹏亲自送去。一来,感谢他之前的支持;二来,也让他知道,跟着我有好处,日后咱们遇到赵家的刁难,他才会更用心地帮咱们。”
段有鹏立刻道:“首领放心,属下定将银子安全送到肖亲王的军营,绝不让人截胡。”
林墨却有些担忧:“首领,每月五千两可不是小数目,咱们还要修缮城垣,若是再给肖亲王这么多,会不会影响工程进度?”
叶青云摇头,语气坚定:“不会。盐场和矿场的收益还在涨,每月七千多两,拿出五千两,还剩两千多两,足够支撑工程的日常开支。而且,肖亲王的支持,对咱们来说比银子更重要。赵家在朝中有人,若是没有肖亲王在背后撑腰,咱们的工程早就被他们搅黄了。”
林墨恍然大悟:“首领说得对!有肖亲王的支持,咱们才能安心经营产业,修缮城垣。”
三日后,段有鹏带着五十名暗卫,押送着五十锭黄金(约五千两银子),朝着肖亲王的军营出发。肖亲王的军营位于东莱郡与京城之间的黑虎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段有鹏抵达军营时,肖亲王正在校场看着士兵训练,见到段有鹏,立刻笑着迎上来:“段统领,你可是稀客!是不是叶青云又给本王送好东西来了?”
段有鹏躬身行礼,递上黄金和叶青云的书信:“亲王殿下,我家主人让小人送来五十锭黄金,还有一封书信,祝殿下军务顺利。”
肖亲王接过黄金,掂量了一下,眼中满是笑意:“叶青云这小子,倒是懂事。快,进帐说话。”
进了军帐,肖亲王打开叶青云的书信,上面写着:“亲王殿下,琥珀湾盐场、矿场已顺利接收,收益颇丰,特送黄金五十锭,为殿下扩军略尽绵薄之力。东莱郡城垣修缮已启动,赵家旧部多有阻挠,还望殿下在朝中多费心,助青云渡过难关。”
肖亲王看完书信,哈哈笑道:“叶青云倒是坦诚。他想要本王在朝中帮忙,本王自然不会推辞。你回去告诉叶青云,只要他每月按时送来黄金,本王不仅会帮他对付赵家,还会派一队骑兵驻守琥珀湾外围,确保他的产业安全。”
段有鹏连忙道谢:“多谢亲王殿下!小人定将殿下的话带给我家主人。”
肖亲王的军营里,此刻正一片繁忙。新招募的士兵正在接受训练,操场上喊杀声震天;武器库外,工匠们正在打造长枪和盔甲;粮库里,堆满了从各地运来的粮食 —— 这一切,都离不开叶青云送来的黄金。
肖亲王看着帐外的景象,眼中闪过一丝野心。他原本只有五千士兵,装备简陋,粮草不足,在各路藩王中毫不起眼。可自从与叶青云合作,每月能收到五千两黄金,他不仅招募了更多的士兵,还买了大量的武器和粮草,士兵数量从五千涨到了十万,装备也越来越好,俨然成了一方霸主。
“叶青云……” 肖亲王轻声呢喃,“你为我提供黄金,我为你提供保护,咱们这合作,倒是相得益彰。只是,等本王平定了周边的势力,你这琥珀湾的产业,怕是也该归本王了……”
段有鹏离开军营时,肖亲王派了一队骑兵护送他回琥珀湾。段有鹏看着身后的骑兵,心中满是感慨 —— 肖亲王能有今日的势力,全靠主人的黄金支持,只是不知道,这份支持,日后会不会变成新的威胁。
五、亲王扩军成霸主,青云守业谋长远
段有鹏带着肖亲王的承诺和护送的骑兵回到琥珀湾时,叶青云正在盐场查看新到的煮盐工匠。听到段有鹏的汇报,叶青云松了口气:“肖亲王愿意派骑兵驻守外围,太好了!有了他们,赵家就算想派人来偷袭,也得掂量掂量。”
韩舜却有些担忧:“首领,肖亲王势力越来越大,如今已有十万大军,若是他日后翻脸,想要吞并咱们的产业,怎么办?”
叶青云沉默了片刻,缓缓道:“我知道。肖亲王是个有野心的人,今日的支持,不过是因为咱们还有利用价值。但眼下,咱们还需要他的保护,只能先与他合作。至于日后……” 他看向窗外的琥珀矿场,眼神坚定,“只要咱们的产业足够强大,百姓足够支持,就算肖亲王翻脸,咱们也有能力应对。”
玄机子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笑着道:“青云,你倒是看得透彻。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肖亲王虽然野心大,却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赵家是他的死对头,若是咱们被赵家灭了,他就少了一个稳定的黄金来源,得不偿失。”
叶青云接过书信,打开一看,是耶律娟从吴家堡发来的:“青云,工坊已赶制出一百把火铳和五百支连弩,明日就派工匠送到琥珀湾。另外,招募的内卫已训练完毕,共计五十人,也会一同前来。吴家堡的百姓都很好,孩子们的学堂也建好了,你放心。”
叶青云看着书信,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抬头看向众人,语气带着几分憧憬:“等城垣修缮完毕,官道畅通,咱们就把琥珀湾的产业扩展到东莱郡的其他县城;等赵家被彻底清除,咱们就把吴家堡的工坊搬到东莱郡,让更多的百姓有活干,有饭吃。至于军事……” 他顿了顿,“咱们不需要像肖亲王那样扩军,只需培养足够的暗卫和内卫,保护好产业和百姓,就足够了。”
段有鹏和韩舜都点头赞同。他们跟着叶青云,不是为了争夺天下,而是为了保护百姓,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
接下来的日子,琥珀湾迎来了新的变化。肖亲王派来的骑兵驻守在琥珀湾外围,赵家的暗探果然不敢再来;吴家堡的工匠和内卫也到了,盐场的煮盐技术得到改进,产量又提高了三成;琥珀矿场的学堂也建成了,矿工们的孩子背着书包,走进了学堂,朗朗的读书声在松脂山的山谷里回荡。
东莱郡的城垣修缮工程也进展顺利。马郡守协调的民夫陆续到位,加固城墙的青石一车车运到郡城,护城河的疏浚也初见成效。叶青云每月都会去郡城查看工程进度,马郡守每次都陪着他,看着日渐坚固的城墙,脸上满是欣慰:“叶大人,有你在,东莱郡的百姓终于有盼头了。”
叶青云笑着摇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郡守的支持,是百姓的努力,也是肖亲王的配合。咱们都是为了东莱郡的百姓,为了让大家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而此时的肖亲王,正在黑虎山的军营里,谋划着更大的野心。他派使者去联络其他藩王,想要联合起来对抗朝廷;又派人去赵家的地盘挑衅,想要挑起冲突,趁机吞并赵家的势力。十万大军整装待发,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就能席卷东莱郡,乃至整个中原。
有人劝肖亲王:“殿下,叶青云在东莱郡经营多年,百姓都很支持他,若是咱们吞并东莱郡,怕是会引起百姓的反抗。”
肖亲王冷笑一声:“百姓支持又如何?本王有十万大军,难道还怕几个百姓的反抗?等本王平定了中原,叶青云的产业,自然会归本王所有。”
消息传到琥珀湾,韩舜等人都很紧张,劝叶青云尽快扩军,应对肖亲王的威胁。叶青云却依旧平静:“不用急。肖亲王虽然有十万大军,却不得民心;咱们虽然没有大军,却有百姓的支持,有盐场和矿场的收益,有坚固的城垣。只要咱们守住本心,好好经营产业,保护好百姓,就算肖亲王真的来犯,也讨不到好。”
夕阳下的琥珀湾,盐场的盐粒雪白,矿场的原石温润,学堂的读书声悠扬。叶青云抱着小白狐,站在张宅的屋顶,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坚定。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肖亲王的威胁、赵家的残余势力、朝廷的猜忌,都在等着他。但他不会退缩,因为他的身后,有支持他的百姓,有忠诚的兄弟,有他毕生追求的理想 —— 让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
小白狐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坚定,用脑袋蹭了蹭他的下巴,发出 “嗷呜” 的轻叫。叶青云低头笑了笑,轻轻抚摸着它的绒毛,目光望向远方的东莱郡城 —— 那里,城墙正在加固,护城河正在疏浚,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正在他的脚下,一步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