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大群对本地不熟悉的朋友,陆川将车子开的很慢。
老赵又是托人,又是打电话,又是准备这这那那……一切都就绪了,还没见车的影子。
他倒也不急,反正跟顾客们说的是10点半,现在还早呢。
只是瞅了瞅那崭新的烧烤车以及各样工具,下意识想找自己店里帮忙收拾的两位员工,随即意识到这不是菜市场。
他盯着烧烤炉,此刻陷入纠结当中。
要说他以前吧,起早贪黑去批发菜,在菜市场搬个马扎摆摊,那时候日子也不见得轻松啊!
尤其是卖菜这事儿,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是日日都得在那儿。叫老顾客认得这张面孔,生意成交的几率才大呢。
可这大半年来的日子好过了,自己每天除了催着侄子接货卸货,盯着员工整理货架,群里发发消息之类的,剩下更多时间都是翘着脚看短剧了。
如今再叫他来洗洗刷刷,一时还有些不习惯啊!
但转念一想,托了宋檀的福,他这钱可没少挣啊!
要不怎么说钱是人的胆呢?
此刻看看旁边那水暖店里同样坐在躺椅上翘脚刷手机的老哥,他又上前招呼:
“老哥,你对这片儿熟,能帮忙找个干杂活的人不?我这搞烧烤的,一摊子得洗干净消消毒。”
这么讲究?!
老哥赶紧坐直了腰杆儿:“那给多少钱?”
“200!”
有钱的老赵豪气顿生:“帮忙洗洗涮涮切切,倒脏水,丢垃圾,完了还得把烧烤炉什么的都给洗干净。”
听起来工作量挺大,但也就忙活这几个小时,这价位说出去应该还是有人愿意的。
“老哥,你家里有亲戚朋友愿意干的也行的。”
水产店老板瞬间挺起了腰杆子:“要什么亲戚?挣钱的事儿——那你看我行不?”
他一边说着,一边儿已经利索的进房间翻了双手套出来:
“对了,我干,但这个钱你给现金成不?哎呀,我媳妇儿看得紧,手机上藏不住……”
至于私房钱用来干啥,看他桌面上杵着的烟灰缸心里就有数了。
男人嘛,多是如此死性不改的。
老赵略一犹豫:“你真行啊?”
老哥指一指自家的水暖店面:“我们家祖上就知道,财神不入脏门!你就说这屋子干不干净?我收拾的。”
属实是家学渊源了。
好嘛,咱今儿也是遇到能耐兄弟了!
老赵顿时同意,而后一阵吹捧,果然见对方拿着百洁布、钢丝球、大铁刷子等,呼哧呼哧就开始一顿操作了。
顺带还在老赵临时买来的大铁皮炉子上架了口锅,里头水咕咕嘟嘟的烧着,这头儿把铁签子啥的往里头一煮——
有没有用暂且难说,毕竟是露天烧烤。
主要是态度给到位了。
老赵看了一会儿,顿觉满意。
这兄弟这利索劲儿,就是不开水暖店,在他们这小城市干家政,估计也客似云来的。
两人说说笑笑,老赵久经锻炼,如今虽然手上不沾活儿了,可情绪价值却是给的足足的。
对方更是半点不觉得累,大夏天的一身衣服汗湿,精气神儿却十足。
这边不是烧烤街的主路口,巷子并不宽大,不远处的【大方五金店】也亮着灯呢。
宋大方坐在门口儿,眼睛时不时扫过来,心头别提多郁闷了。
对面那老板嗓门儿贼大,这一晚上三下两下的功夫,除了烟,人家到手就挣好几百了。
虽然这种没啥面子的洗刷活他不会做,可看人家挣钱这么随意,心里怎么也不是滋味儿。
而那头,老赵也压低声音跟人八卦起来:“对面这五金店名字起的怪好,就是名字大方,人不大方。”
老哥正哼哧收拾呢,闻言也压低声音:“那哪是名字大方?那是爹妈给的名字好,他人就叫大方。”
“为人嘛……兄弟你看人还挺准,他就是话说的敞亮,但人不敞亮。”
老赵心想,我哪是看人准,我是真接触过了:“讲讲?”
男人嘛,八卦起来也是半点不差的,尤其是蛐蛐人的时候,干活儿都觉得格外有意思。
老哥也笑了起来。
“我俩在这边儿开店几十年了,他以前倒还凑合,就是家里媳妇儿特爱占人便宜,关键占了便宜还没好话。”
“但他那会儿还行的,就是店里东西价格贵点儿,但是……”
水暖店老板嘿嘿一笑。
做生意嘛,真要老实是做不下去的。那天花乱坠的解说和高低价格,顾客也爱听啊!
但谁知道这年头网购兴起了呢!
一些不急用的东西,大家都习惯于网购,于是店里生意就差了些。
再加上这些年市区里头,老一辈装修人的风格,渐渐年轻人都看不上了。再要装修房子,多是装修公司和私人设计师更流行。
年轻人又各自有自己的渠道,他以往那套关系就走的不流畅了。
店里生意一时差了好些。
而人一遇逆境嘛,就容易凸显出缺点来……
老板话没说尽,但意思却是都能理解的。
两人聊着天,一人干活,一人捧场,搭配格外完美。
……
10:00。
老赵终于看到宋檀的破皮卡摇摇晃晃从旁边的小路转了过来。
车刚停下,宋檀就叹:“前面真堵啊!”
“那可不嘛,我要不给你指路,你自己车都开不到这边来,那边儿都是吃烧烤的,停车场快塞满了。”
从两个小区之间的夹缝穿到这头儿来,那就要方便许多了。
这乌泱泱30多个人下车来,赶紧又提着筐,拎着桶,又见陆川跟宋檀在皮卡上你抬肉来我接应,又呼啦来了一帮人接手过去了。
小周师傅更是拿好了自己的家伙事,先不慌准备,而是看着老赵采买的调料,一样一样又闻又尝的。
老赵也乐了:“你们这自助烧烤整的还挺热闹。”
宋檀也是一愣,指着那满场乱窜的水暖店老板:“你还请人来打下手了?”
那可不!
老赵是很懂得显摆功劳的。
“我大半夜给你整这一摊子事儿,去朋友家里敲门都敲醒了好几个,我多不容易你知道吗?”
“自己吃的,新买的工具还得消消毒洗干净什么的,刚好旁边这水暖店的老板愿意供水供电,还给咱帮忙,我就一并托付给他了。”
他虽然显摆功劳,但也是有技巧的。
不必细说,宋檀就知道老赵人情和金钱都付出不少,心头不由大为感动:
“要不还说咱们这风里来雨里去里的交情靠谱呢!”
老赵瞪大眼睛,心说:你怎么好意思说这种话的?!
风里来雨里去的只有我啊!
你每天半晌午了才来摆摊,隔几天来一回,下雨了还不动弹。
我呢?我凌晨两三点就要去进货了!回来还得收拾……早些年冬天都要生冻疮的!
但他正准备说上两句,就见宋檀又跟着说道:
“老赵,够意思,不枉我今晚特意给你带了条羊腿!”
老赵话到嘴边就90°急拐弯,也同样感动道:“你跟我们爷俩儿的交情,那是各论各的!要不说还是咱俩铁呢!真是一起苦过的,不一样。”
别看女儿赵芳园给她盖房子,那不一样,那是生意!
还得是自己!
陆川在旁边听着,瞅着他们一本正经的样子,实在是有些想笑。
转而又问一旁的乔乔:“乔乔,你跟你姐摆摊的时候苦吗?”
“不苦啊!”
乔乔甚至颇为怀念:
“摆摊可有趣了,姐姐还给我买佩奇,还买吹泡泡的……可惜陈迟没有摆过。当时有好多阿姨都好喜欢我的。”
宋檀跟老赵拉家常结束,脸皮又增厚许多,听了这话也不禁笑了起来:
“那今晚你可以带陈迟还有三个小朋友,一起体验摆摊了。这三筐——这两筐半的菱角就由你们来负责卖,卖的钱可以用来买买烤串儿。”
陈迟迟疑一瞬:“那这钱,买谁家的烤串呢?”
他也没吃过烧烤。
宋檀则夸张道:“当然是我们家的啦!摆摊挣钱这么辛苦,难道到手的钱还能让别人挣去吗?”
主要是这边肉喷香的,别家的估计也看不上。
她开玩笑说着话,谁知陈迟却一本正经点头:“我也觉得不可以叫别人挣走了。”
他握紧拳头,很有志气:“乔乔,你教我!我带着他们三个,今晚肯定好好卖!”
又积极道:“我赶集的时候还看过人家吆喝呢!要吆喝吗?”
“要的,要的!”
乔乔也万分捧场:“我跟姐姐摆摊的时候就吆喝过!你个子高,嗓门大,就说,就说——”
他一时卡了壳儿。
但好在看着筐子里的菱角,秦贝贝已经活泼地举起手来:“就说:‘卖菱角,1块钱3个!鲜嫩脆甜的小菱角!’”
好嘞!
口号就这么定下来,甚至3个孩子也有吆喝的分工!
除了陈迟,其实秦贝贝三人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做过义卖活动,摆过校园交易角和公园锻炼了。
但是,那不一样啊!
幼儿园卖二手玩具,妈妈说大赔特赔。
节日卖玫瑰花,学【小狗钱钱】算账发现因为过节批发玫瑰涨价,所以在步行街推销,一整天只挣了11块钱。
还不包括吃饭、喝水、冰淇淋、商场玩具等等。
最后是公园义卖,别人卖的怎么样大家不知道,反正秦贝贝摊子上的东西都是同学的奶奶买走的。
而如今,这可是实打实的夜市摆摊卖农产品啊!虽然大家还没有【农产品】这个概念,但听起来就跟之前那些做生意一点不一样。
因此,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个个激情满满。精力条不仅没有消耗,甚至还又补了一些。
云丹青更是积极地冲到爷爷奶奶面前:
“奶奶,待会儿我要吆喝做生意了,你别来帮忙哦!”
奶奶正忙着串肉串儿呢,这种多人活动,她这个年纪再爱不过了。
此刻便说道:“那你可好好算账,别记错了。”
“才不会!”
云丹青可是小小学霸,一元三个,她年纪虽小,但百以内的加减法都很熟了:
“但是什么时候才会有客人来呀?”
“哎哟,乖孙女!”奶奶笑道:
“咱这边儿是这烧烤街的小旮旯角岔道,你就是大嗓门儿吆喝着,不走得近了是听不到的。”
“再说了,客人晚点儿来更好,咱这边烧烤还没准备好呢,先不慌推销啊。”
万一有人来买东西,他们大人是得盯着点儿孩子的。
可现在大家忙忙碌碌都等着吃烤串儿,顾不上呀!
云丹青明白了。
她又跑了回去,5个孩子扎堆儿叽叽咕咕聊了一阵,又端端正正坐在小马扎上,只等着那边不忙忙乱乱了,就正式开始让陈迟哥哥大嗓子吆喝。
而乔乔想了想,又问宋檀:“姐姐,那我今晚直播吗?”
之前说好了要招待朋友,给小朋友们放几天假的。
如今都放好几天了,也该学一学新技能了吧?陈迟就不会摆摊儿,小朋友们也不见得会哦!
宋檀心想这晚上直播间不得挨骂呀!口水能淌二里地去。
但她不仅不阻拦,还认真道:“你直播的时候,记得镜头对着菱角,或者对着烧烤架,别对着人啊。这里好多朋友,还有客人,他们不一定喜欢被拍。”
乔乔认认真真应下了,在旁边摆弄起手机支架来。而陆川则抬头看了一眼宋檀,也忍笑:
“你今晚不给他们馋出个好歹来,怕是不能甘心吧?”
线下馋,线上也馋。
普通人大晚上的看视频烤肉滋啦作响的,多半都要爬起来点个夜宵。更何况他们这?
宋檀沉痛反省:“我太不应该了!下次一定注意!”
但这次就不了。
……
另一边。
水暖店老板也觉得自己今晚这钱挣的是真轻松。
别看人多,他以为自己的工作量要增加,可没想到大伙儿谁也没闲着!
不仅没闲着,还是天南海北的外地人和本地人组团——那可不就有的聊了吗?
尤其是还有年龄相仿的兄弟们,他东窜西窜,一会儿往垃圾桶里扔垃圾,一会儿又往不远处的水沟里倒水,这边还拉着水管子帮忙冲洗着蔬菜……
活儿没干多少,嘴皮子却快要说干了。
毕竟就那么几样活计,但人却是有30多个啊!
辛君正在一旁拎了个大水壶来往里头丢些不知名的茶包——由老宋家和小郭医生组合奉献,用了老宋家疏果时腌制好的青梅,和小郭医生配制的茶包。
开胃解腻又清爽。
而张燕平则问问大家要不要喝冰的,转头去旁边的雪王店里拎了一大堆的冰杯。
等茶包煮好了,兑点儿矿泉水,再往冰杯里一倒!
哎呀!
又冰,又不那么彻彻底的冰,这跟啤酒杯里泡枸杞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他沾沾自喜:“辛君啊,你说我怎么能这么聪明呢?”
辛君哭笑不得:“家里谁说你笨了?”
大家不都说你油瓶倒了都不扶吗?还有中看不中用么!
张燕平:……
他转头朝着四周看看:“老赵找的这地方真好。离烧烤街又近,偏偏又在拐角处,人少,还好停车——这地方怎么有点儿眼熟呢?”
他左看右看,总觉得自己可能来过。
辛君没在意:“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吧,毕竟你也是在市里长大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过了。”
“不对,不对……”
张燕平左右看看,又换了个角度四处张望着,果然轻而易举看到前方不远处那个还亮着的门头——
【大方五金店】
好家伙!
换了条巷子拐进来,他就不认识这道儿了!这是檀檀大伯的店啊!
辛君:……
他无语道:“那人家还没关门呢,怎么着,上去请一个?”
切!
张燕平不屑:“就他们那一家子,站路边闻一口我都觉得亏了。”
就是这事儿还得跟檀檀说说。
宋檀早发现了——大晚上的,这一片儿亮着灯的店就那么几家,她一来就看到了。
不过这边几十号人吵吵闹闹的忙成一团,里头宋大方至今没出店门,估计只暗戳戳观察着……还没反应过来是谁吧。
“那现在呢?”
张燕平拖长腔调,阴阳怪气:“到底是亲戚……还是长辈……”
宋檀也笑:“那不然,燕平哥你把咱带的西瓜切一盘儿过去,咱俩去把人请过来?”
张燕平:……
等会儿!
宋檀突然反应过来,又上上下下打量着张燕平,意味深长道:“燕平哥,你现在抱个瓜过去,说不定人家特别听话啊。”
张燕平狰狞一笑:“那我是不是还得说一句——【老板,这瓜保熟】啊!”
大伙儿哄堂大笑。
陆川还装模作样劝道:“算了算了,都不容易,大晚上的……就这样吧,当不认识……”
宋檀也好奇:“老赵怎么找的这好地儿,还刚刚好避开了他的店?”
此处老赵有话要讲:“你问那家?哦哟,我刚开始就找的那家呀!心想名字起的多响亮,老板肯定也好说话。谁知道两包烟并200块钱,人家还看不上。”
他挤眉弄眼:“也不是看不上,就是不像个生意人,还拿捏着那股子劲儿——又想挣钱,还想叫人把钱捧着。”
他在菜市场摆摊几十年了,做老板的没见着这样的,倒是挑剔想还价的顾客有好些这样的。
? ?来啦!又是 5000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