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少监周安急忙往里间走去,脚步沉稳中带着急切。
他迅速掀开帷幔,只见床榻上的小太子卫明渊双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呼吸也比平日急促许多。
周安心中一沉,立刻伸手探向明渊的额头——触手一片滚烫!
“殿下发烧了!”
周安脸色骤变,立刻转身,语速极快却条理清晰地吩咐。
“快!你,立刻去太医院,请当值的温老太医和苗太医速来!”
“你,马上去弘德宫,禀报陛下!”
“你,亲自带人去正殿禀告皇后娘娘!
其余人,准备温水、帕子,动作要轻,莫要惊扰殿下!”
整个东宫瞬间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波澜骤起,却又在周安的指挥下,紧张而有序地运转起来。
弘德宫内,显庆帝卫铮刚起身,正准备更衣上朝。
王平忠正伺候着,忽见一个小太监连滚爬爬地冲进来,扑倒在地,声音带着颤抖:“陛下!陛下!东宫急报,太子殿下……殿下清晨突发高烧!”
显庆帝正在系腰带的手猛地一顿,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你说什么?明渊怎么了?”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发高烧了!”小太监重复道。
“备辇!去凝华宫!”
显庆帝毫不犹豫地下令,甚至来不及穿上正式的朝服,只抓过一件常服外袍披上就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对王平忠疾声吩咐。
“王平忠,你立刻持朕手令,提前开宫门,亲自带一队侍卫,快马出宫,去徐神医住处!
无论如何,立刻请徐神医进宫!要快!”
王平忠深知事态紧急,躬身应道:“微臣遵旨!”
随即转身,疾步离去。
凝华宫内,思宁也已起身,正在宫女的伺候下梳妆。
一个宫女匆匆忙忙的冲进殿内,声音发颤:“娘娘!娘娘!偏殿传来消息,太子殿下突发高烧!”
思宁手中的玉梳“啪嗒”一声掉在妆台上,她猛地站起身,本来就苍白的脸瞬间又白了一层。
“明渊!”
她什么也顾不上了,甚至来不及整理微乱的鬓发,提起裙摆就匆忙往偏殿跑。
偏殿内,气氛凝重。
思宁几乎是跑着进来的,她扑到床边,看着儿子烧得通红的小脸,呼吸急促,紧闭着双眼,那脆弱的样子,明明知晓小家伙肯定会没事的,但还是让她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几乎无法呼吸。
她颤抖着手,轻轻抚上明渊滚烫的额头,声音忍不住开始哽咽:“明渊……母后的明渊……”
“娘娘,温老太医和苗太医来了。”
闻言,思宁赶紧让开位置,勉强恢复端庄,“两位太医,劳烦你们赶紧给太子诊个脉。”
本来还以为要劝说一番皇后娘娘才会让开的周安,见此终于明白为什么陛下那么多孩子,为何有着孱弱身子的太子殿下,偏偏能长大到现在了。
毕竟皇后娘娘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好似被太子殿下突然生病给弄得很是惊慌失措。
可实际上,担忧归担忧,皇后娘娘很拎得清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而且很坚强。
不过想想传说中皇后娘娘经历的事,就知晓人不可貌相这句话,用在皇后娘娘身上特别合适。
皇后娘娘遇到事情,向来很是坚毅。
“是!”两位太医也没耽搁时间行这些虚礼,他们和皇后娘娘打交道多了,也知晓皇后娘娘不是在乎这个的人。
现在太子殿下最为要紧,两人一一上前为昏迷中的小太子明渊诊脉。
……
“宁儿!” 显庆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大步走入,同样是一脸焦灼。
他先看了一眼床上的儿子,随即走到思宁身边,伸手扶住她微微发抖的肩膀,用力握了握,沉声安慰道,“别慌,太医已经在了。明渊福大命大,定会没事的。”
他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尽管他自己的心底也同样波澜起伏。
本来坚强的思宁忍不住靠在他坚实的臂膀上,仿佛找到了支撑,强忍着泪水点了点头。
显庆帝安抚住思宁后,目光立刻转向刚刚诊脉完毕,正在低声交换意见的温老太医和苗太医,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温老太医,苗太医,太子情况如何?”
温老太医连忙躬身回禀:“陛下,娘娘,殿下此番症候,与三岁那年颇为相似,皆是外感风寒,引动内里虚火,邪热内蕴,以致高热……”
苗太医接口道,语气带着一丝谨慎的乐观:“不过,依臣等观察,殿下此次脉象虽浮数,但相较于三岁那次,似乎底力稍足一些?
高热之势,也似乎略缓一分?
当然,还需持续观察,但初步看来,情况或许……可能……比上次要稍好那么一点点。”
显庆帝紧蹙的眉头微微松开了一些,他仔细回味着太医的话。
“你们的意思是,虽然病症相似,但明渊此次的身体底子,比三岁时要强上一些,抵抗之力也强了些许?”
温老太医斟酌着用词:“回陛下,可以这么理解。
太子殿下这些年精心调养,并非全无成效。
只是太子殿下先天不足,此番病势依旧凶险,万不可掉以轻心。”
“朕知道了。”
显庆帝松了口气,虽然心依旧悬着,但“比上次好一点”这几个字,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他看向思宁,“宁儿,听到了吗?太医说情况比上次要好些,明渊一定会挺过去的。”
思宁紧握着儿子的小手,含泪点头。
约莫一个时辰后,殿外传来通报,王平忠已带着徐神医匆匆赶到。
徐神医甚至来不及喘匀气,便立刻上前为明渊诊脉。
他凝神静气,手指搭在明渊纤细的手腕上,许久,又查看了他的眼睑、舌苔,仔细询问了太医之前的诊断和用药。
最后,徐神医转向帝后二人,语气肯定地说道:“陛下,娘娘,温院判和苗太医判断无误。
太子殿下此次病情,根源与三岁相似,但殿下自身元气确比三岁时充盈些许,正气略足。
这意味着,只要照看得当,用药精准,殿下渡过此劫的把握,比之上次,要大上一些。”
徐神医的肯定,彻底安抚了帝后心中最后一丝不确定的阴霾。
显庆帝长长舒了一口气,思宁也终于忍不住,喜极而泣,紧紧握住了皇帝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