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一处看似普通的富商宅邸,地下却别有洞天。
一间陈设古朴、隔音极佳的密室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三张神色各异的脸。
居中而坐的是显庆帝的十三皇弟郑王,其母族与荥阳郑氏沾亲带故,其身后是荥阳郑氏族老。
左侧是年纪稍轻、眉宇间带着几分桀骜的十四皇弟靖王,其生母崔嫔出身博陵崔氏嫡系,其身后是博陵崔氏族老。
右侧则坐着已故废太子唯一子嗣、年仅十岁的卫明煦的母族代表,范阳卢氏的族长卢弘远以及族老卢弘海。
卢弘远率先打破沉默,他捋着花白的胡须,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声音低沉。
“宫里头确切消息,太子殿下此次急症,来势汹汹,太医院几位院判轮番值守,连徐神医都被陛下请去太医院坐镇,时刻值守医治太子,据说……曾一度危殆。”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带着难以掩饰的困惑与一丝敬畏,“可谁能料到,这前后不过月余,竟已大好!
非但高热尽退,听闻昨日已能起身稍坐,进些清淡饮食了。这……这恢复之速,远超三岁那次。
诸位王爷,此等情形,除了‘天意’,老夫实在想不出别的说辞。”
靖王年轻气盛,闻言,嘴角撇出一抹不屑的冷笑,指节敲了敲桌面。
“卢公何必长他人志气!
什么天意?
不过是太医院那帮人拼尽了全力,加上皇宫大内什么珍稀药材没有?
硬生生用名贵药材堆出来的罢了!
他那副身子骨,本就孱弱,这次侥幸熬过,如今说不定已是强弩之末。
没了这次,下次呢?下下次呢?
本王就不信,他能一直这般好运!”
郑王年纪到底比靖王年长些,性子也更为沉稳持重些。
他缓缓端起面前的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浮起的茶叶,目光幽深。
“十四弟,稍安勿躁。”
他抬起眼,看向卢弘远。
“卢公所言,并非全无道理。
你我不妨细细思量。
想想以前,身体孱弱的皇后娘娘当年怀胎之时,是何等凶险?
六宫瞩目,多少人暗中诅咒,认定那胎儿绝无可能平安降生。
可结果呢?
太子不仅呱呱坠地,更难得的是,虽体弱,却心智早开,聪慧异常,深得皇兄爱重。
此为一奇。”
他放下茶杯,声音压得更低,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再说这三岁之劫,六岁之坎。
哪一次不是看似九死一生,悬于一线?
可哪一次,他不是有惊无险,安然度过?
并且,诸位可曾察觉,每一次大病之后,太子的地位,非但没有因体弱而动摇,反而似乎……更加稳固?
朝野上下,提及太子,虽知其身体上的不足,但更多赞誉的,是其仁孝,是其聪慧。
如今,恐怕还要加上这冥冥之中,难以言喻的‘福泽深厚’、‘气运所钟’。”
卢弘远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接口道:“郑王殿下洞若观火。正是此理。
老夫读圣贤书,自然不语怪力乱神。
然,身处权力场中,岂能不知‘天命所归’四字之重?
遥想太祖皇帝当年,于微末中起兵,若没有那些‘梦日入怀’、‘紫气东来’的祥瑞之说伴随,何以能迅速聚拢人心,奠定我大昭百年基业?
此等玄机,看似虚无,却往往能定鼎乾坤,左右天下大势啊!”
密室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只闻烛火噼啪作响。
靖王脸上的桀骜不驯渐渐被一种凝重的忌惮所取代。
他并非蠢人,只是不甘心罢了。
此刻被两人一点,再联想到历朝历代那些关于真命天子的种种神异传说,后背不禁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如此说来……我们若再行那……僭越之事,岂非……岂非逆天而行?
本王想着恐怕非但不能成事,反而会引火烧身。”
卢弘远长长地叹息一声,那叹息中充满了无奈与认命。
“王爷能想到此节,便是明智。
大势,已然明朗。
太子之位,经此一事,可谓铁板钉钉,再难撼动。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甚至暗中给予我等些许支持的墙头草,此刻只怕都已吓得缩回了爪子。
与一位身负‘福运’,看似被上天庇佑的储君为敌……这其中的风险,已非我等可以承受。”
郑王目光扫过两人,最终沉声做出了决断,一字一句道:“既然事已不可为,便当断则断。
传令下去,所有关联人手,即刻起全部蛰伏,停止一切动作。往日种种,尽数抹去痕迹。往后……”
他顿了顿,望向皇宫的方向,眼神复杂,“静观其变吧。”
这一场密会,在沉重的气氛中悄然散去。
而类似的对话与抉择,同时在京城数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上演。
那些曾经因太子体弱而蠢蠢欲动的宗室亲王、心怀异志的外戚权臣、以及他们背后盘根错节的世家势力,在太子这屡次“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事实”面前,不得不重新审视那看似孱弱的孩童身上所笼罩的神秘光环。
在这片笃信天命与气运的土地上,这种无法用常理解释的“福运”,有时比千军万马、明枪暗箭更具威慑力。
越来越多的野心,在这一刻,被迫选择了深埋与消停。
挑战太子之位已然无望,朝堂上那些浸淫权力游戏多年的老狐狸们,以及他们背后庞大的利益集团,迅速而精准地调整了航向。
既然无法取代,那么便倾力投资、设法接近、乃至试图影响这位未来注定要执掌乾坤的储君。
一时间,各种精心包装过的“善意”与“机缘”,如同嗅到花蜜的蜂群,嗡嗡地围绕着年仅六岁多的小太子打转。
此刻,已经痊愈的小太子,正式搬入东宫自己居住。
显庆帝也从小太子搬入东宫后,开始慢慢的配齐东宫太子的相关班底。
有宗室郡王、公侯伯爷,借着各种节庆、宫宴的机会,煞费苦心地将自家年纪相仿、打扮得玉雪可爱、伶牙俐齿的孙儿、侄子推到人前。
期盼能与太子殿下“偶遇”、“嬉戏”,若能混个脸熟,乃至被选为伴读,那便是为家族未来数十年的荣华富贵买下了一份最稳妥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