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率领的使团离开泗岛数日后,终于在一个清晨,带着探索的成果与一丝复杂的情绪,返回了北汉军在泗岛的基地。十艘海鳅船缓缓驶入水寨,钟会与卑弥弓第一时间下船,前往中军大帐向吴权复命。
“陛下!”钟会进入大帐,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印证了猜想的兴奋,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失落。他躬身行礼,“臣幸不辱命,已探明徐国虚实归来!”
“快快讲来!”吴权放下手中的军报,目光炯炯地看向钟会。
“陛下所料不差!”钟会的声音带着肯定,“那徐国,确系秦时方士徐福之后裔所建!”
他详细叙述了在徐国的见闻:徐国国君徐寿,是一位年约四旬、举止颇有古风的中年人,对钟会等人的到来既感意外,又似乎隐隐有所期待。在确认了北汉皇帝亲征、并看到那庞大的舰队和精锐的军容后,徐寿的态度变得十分恭敬。
钟会转述了徐寿的话,也印证了那段尘封的历史:“徐国主言道,其先祖正是秦博士徐福。昔年,徐福奉始皇帝嬴政之命,率三千童男童女,并携带五谷百工、书籍器械,东渡大海,前往传说中的瀛洲方寸山,寻找能通往仙界的通天神树‘巨乌’,为始皇帝求取‘长生不老之药’……”
帐内众将,包括管承、吴雄等人,都听得入了神。这段来自祖先的传说,此刻由海外遗民亲口证实,带着一种奇异的真实感。
“然而,”钟会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遗憾,“徐福船队历尽艰辛抵达瀛洲后,踏遍诸岛,却并未发现任何古籍中记载的扶桑神树‘巨乌’的踪迹,那长生不老的仙药,自然更是无从谈起。”
他描述了徐福当时的困境:“徐福深知,无法完成使命,空手返回大秦,唯有死路一条。于是,他便与随行的方士、仆役以及护送的将士商议,决定就此隐居海外,不再归去。他们凭借着带来的三千童男童女,以及先进的农耕、筑城、冶炼技术,在此地扎根下来。为了繁衍壮大,他们后来也与当地的土着通婚,历经数代人的辛勤开拓,逐渐形成了徐、管、端木等七大姓氏为主的聚落,并最终建立了徐国,在本州岛上修建了咸都和望月两座城池,延续着秦地的部分风俗与制度。”
最后,钟会禀报了此行的最大外交成果:“徐国主徐寿明确表示,他们始终未曾忘记自身乃华夏苗裔,只是困于海外,与母国隔绝。如今得知天朝上国陛下亲临,不胜欣喜!他愿率徐国上下,向北汉称臣纳贡,重归华夏藩属之列!只求陛下在平定相壹叛军之后,能承认徐国之地位,予以庇护。”
这个消息,让帐内众将都面露喜色。不费一兵一卒,便收服了一个拥有一定实力和技术的海外邦国,这无疑大大有利于后续的军事行动和长期统治。
然而,吴权敏锐地注意到,钟会在汇报这些成果时,眼神深处那一抹难以挥去的落寞。他略一思索,便明白了缘由——这小子,终究还是对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药”和“通天神树”抱有幻想,徐国确认了徐福东渡的历史,却也同时宣告了长生传说的破灭,这让他感到了失望。
待钟会汇报完毕,吴权并未先就徐国称臣之事发表意见,而是目光温和地看向钟会,语重心长地开口:
“钟会啊,”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你此次出使,功劳不小,确认了徐国渊源,更使其归附,于国于军,皆是大功一件。”
他话锋一转,直指钟会的心结:“朕观你神色,似乎仍因未寻得那‘巨乌’神树与长生之药而有些气馁?”
钟会被说中心事,脸上微微一红,低头道:“臣……臣不敢。只是觉得,若真有此等神物,或许……”
吴权轻轻摇头,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变得深沉而富有哲理:“钟会,你需明白。世事无常,皆有定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此乃天地自然之规律,无可更改。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长生不老的仙药。”
他环视帐内众人,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你试想,若真有长生不死之药,人人皆可永存于世,这世界将会如何?人口只增不减,土地、资源终有穷尽之时,届时争夺杀伐,恐怕远比朝代更替更为惨烈。若帝王将相皆长生不死,后来者永无出头之日,这世间还有何进取之心?纲常伦理、社会秩序,又将置于何地?生死循环,新旧交替,方是维系这天地运转、文明演进的根本大道啊!”
吴权的这番话,融合了现代生物学常识与古代哲学思辨,虽然有些概念对钟会而言颇为新颖,但其中的核心道理——自然规律不可违逆,以及长生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却如同暮鼓晨钟,敲击在钟会的心头。
他愣在原地,仔细咀嚼着皇帝的话语。是啊,若真能长生,世界岂非一片死寂?争夺永生的战争,恐怕比任何凡间战争都要残酷百倍……自己之前一味追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确实是陷入了执念,忽略了这更根本的天地至理。
想到这里,钟会脸上的失落与迷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清明。他再次深深躬身,这一次,语气无比诚恳:
“陛下教诲的是!是臣愚昧,陷入了方术妄念之中,未能参透这自然伦常之道。臣以后定当脚踏实地,专注于经世济民、辅佐陛下之实务,绝不再妄谈什么长生不老之虚妄法门了!”
看到钟会如此迅速地领悟并摆正了心态,吴权眼中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这个年轻人,聪明,有锐气,只要能引导其走上正道,未来必是国之栋梁。
“很好。”吴权点了点头,“你能明白这个道理,朕心甚慰。如今,徐国已定,后顾无忧。接下来,该是时候,让相壹那群叛贼,见识一下我北汉天兵的雷霆之威了!”
他的目光转向帐外,投向了叛军盘踞的西南方向,一场决定瀛洲命运的征伐,即将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