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燕京大学校报大三新闻系的“王牌调查记者”,此刻正经历着他职业生涯(如果学生记者也算职业的话)中最亢奋的时刻。
他怀里揣着那台海鸥dF相机,如同揣着一个即将引爆世界的核按钮。相机里,那张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通过一道微小的窗帘缝隙,用俄制长焦镜头偷拍到的、关于秦风实验室核心区域的、极其模糊但又充满“信息量”的照片,正散发着“独家猛料”的致命诱惑。
“收音机!绝对是收音机!”高飞一边在校园里疾走,一边在脑海中将那张照片与连日来听到的各种校园流言进行“大数据关联”和“深度学习”。
“王建国师傅说,实验室中央摆着好几台老旧收音机,被各种管线包裹,有的烫手有的结冰……”
“学生们传说,秦风实验室用电量堪比小型工厂,时不时发出怪声和高温……”
“宿管王阿姨抱怨,秦风修过的收音机能煮鸡蛋……”
“秦风本人对外宣称,实验室在进行‘高精度材料物理实验’,对环境要求极高……”
一个又一个的“证据”如同拼图般在高飞的脑中汇聚,而被那张模糊的照片一点,所有的碎片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构成了一幅惊世骇俗的“真相”图景!
“我的天!秦风……他……他竟然是用废品收购站淘来的老旧收音机,秘密打造出了一台拥有超级算力的……某种神秘装置!”高飞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心脏怦怦狂跳。
这简直是本世纪最不可思议的科学奇闻!
勤俭节约的科研典范?化腐朽为神奇的东方智慧?还是隐藏在简陋外表下的尖端黑科技?
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这都绝对是一篇能够让整个燕京大学,不,让整个华夏,乃至全世界都为之震动的爆炸性新闻!
“不行,我必须立刻把这篇报道写出来!”高飞热血沸腾,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各大媒体争相转载他的文章,诺贝尔新闻奖(如果存在的话)在向他招手,无数粉丝在校报bbS上为他欢呼呐喊的盛况。
他一头冲进了校报编辑部。编辑部设在学生活动中心一间略显拥挤的办公室里,此刻只有几个学生编辑在埋头校对着稿件。
“小刘!小刘!快!头条!今天的头条必须给我留着!”高飞一把抓住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文弱的编辑部干事刘明宇,激动地说道。
刘明宇被他吓了一跳,扶了扶眼镜:“高……高飞学长,你……你这是怎么了?捡到宝了?”
“比捡到宝还刺激!”高飞将相机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我挖到了一个关于秦风大神的天大秘密!足以颠覆你三观的那种!”
“秦风?”刘明宇眼睛一亮,作为校报编辑,他自然知道秦风这个名字在燕京大学意味着什么,“什么秘密?快说说!”
高飞得意地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那“添油加醋”版的讲述,将自己如何“智斗”秦风团队,如何在“极其危险和困难”的环境下,冒着“被不明辐射照射”的风险,最终捕捉到那“珍贵一瞥”的过程,描述得惊心动魄,堪比谍战大片。
当然,关于他伪装外卖小哥失败、冒充学生干部被识破等糗事,他则是春秋笔法,一概略过。
最后,他将那张模糊的照片调出来,展示给刘明宇看:“你看!这就是证据!秦风实验室的核心!一堆经过特殊改造的……废品收音机!”
刘明宇凑过去仔细辨认,照片确实模糊得可以,只能隐约看到一些扭曲的轮廓和闪烁的光点,但配合高飞那极具煽动性的描述,以及校园里本就甚嚣尘上的各种流言,他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这真是收音机?秦风大神用这个……能干什么?”
“干什么?”高飞眼中闪烁着智慧(自以为的)的光芒,“你想啊,秦风是谁?是能解决世界级数学难题,搞出常温超导的天才!他实验室用电量那么大,肯定是在进行超大规模的运算!所以,这些收音机,必然是他用来搭建某种……某种‘超级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用……用收音机造超级计算机?”刘明宇感觉自己的认知受到了挑战,这听起来比“水变油”还不靠谱。
“嗨!小刘啊,这你就不懂了!”高飞一副“你太年轻”的表情,拍了拍刘明宇的肩膀,“这叫‘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叫‘化腐朽为神奇’!你想想,咱们国家现在科研经费虽然比以前多了,但跟西方发达国家比,还是有差距的吧?秦风大神这是在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什么是真正的‘勤俭办科研’,什么是‘自主创新’!用最普通的材料,创造最顶尖的奇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高飞越说越激动,唾沫横飞,仿佛自己已经洞悉了宇宙的真理。
刘明宇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但高飞那股强大的自信和“爱国情怀”的加持,让他不由得也开始有些相信了。毕竟,那是秦风啊!一个屡创奇迹的男人!在他身上发生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高飞学长,你这……这篇报道,主编那边能通过吗?毕竟没有秦风或者校方的官方回应,单凭一张模糊照片和一些……呃,校园传言,是不是有点……”刘明宇还是有些迟疑。校报虽然是学生主办,但毕竟代表着学校的喉舌之一,新闻的真实性是第一位的。
“哎呀,小刘,你怎么就不开窍呢?”高飞有些不耐烦了,“这叫时效性!等我们去采访秦风,再去联系校方,黄花菜都凉了!说不定别的媒体早就把这条新闻抢走了!再说了,我这有照片为证!虽然模糊了点,但意境到了就行!我们还可以加上一句‘本报将持续关注并进行后续报道’嘛!至于官方回应……哼,这种级别的秘密,他们会轻易承认吗?”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凑到刘明宇耳边:“而且,我听说,学校有些领导,对秦风实验室也很好奇,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呢。我们这篇报道一发,正好能把事情摆到台面上,说不定还能推动学校对这种‘新型科研模式’的重视和支持呢!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刘明宇被高飞这一通连哄带吓加“上价值”,彻底给绕晕了。他看着高飞那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以及那张确实能隐约看出是“收音机”轮廓的照片,再想到秦风过往的种种“神迹”,心中的天平,终于开始倾斜。
“那……那好吧,高飞学长,这篇稿子,我……我尽量帮你安排到今天网络版的头条位置。”刘明宇咬了咬牙,决定“赌”一把。万一这真是个大新闻,他作为责任编辑,也能跟着沾光。
“好兄弟!够意思!”高飞大喜过望,用力拍了拍刘明宇的肩膀,“你放心,这篇报道火了,我绝对不会忘了你的功劳!到时候请你吃大餐!”
说干就干,高飞立刻在编辑部找了台电脑,开始奋笔疾书。
他才思泉涌,下笔如有神。那张模糊的照片,在他的生花妙笔之下,被赋予了各种神秘的色彩。“斑驳的外壳,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智慧的积累;缠绕的线缆,是连接现实与未来的神经脉络;闪烁的幽光,是科技之火在黑暗中点燃的希望……”
至于那些道听途说的“证据”,更是被他巧妙地编织进了文章的字里行间,作为“多方佐证”,力图营造一种“虽然难以置信,但证据确凿”的氛围。
当然,为了增加文章的“深度”和“高度”,他还特意在文末加上了一段“升华”性的评论,大力赞扬了秦风同学这种“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勤俭节约、自主研发”的宝贵精神,将其拔高到了“为我国在新时期如何走出一条具有华夏特色的科技自强之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的战略层面。
最后,便是标题的斟酌。高飞深谙“标题党”的精髓,反复推敲,毙掉了十几个自认为不够“炸裂”的方案后,终于敲定了一个让他自己都为之颤抖的标题:
《世纪揭秘!震惊全球!燕京大学天才秦风的“超级算力之源”,竟是用废品收购站的老旧收音机秘密打造?!兼论我国勤俭节约的科研新风尚!》
这个标题,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冲击力!“世纪揭秘”、“震惊全球”、“超级算力之源”、“废品收音机”、“秘密打造”、“勤俭节约的科研新风尚”……每一个词组都精准地踩在了读者(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好奇点和G点上。
稿件完成,高飞长舒一口气,感觉自己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使命。他将稿件和那张经过“技术处理”(其实就是调高了对比度,让那些模糊的轮廓显得更“清晰”一些)的照片一起交给了刘明宇。
刘明宇看着这篇充满了激情与想象力的报道,以及那个耸人听闻的标题,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但看到高飞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以及对“大新闻”的渴望,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好吧,高飞学长,我现在就去排版,争取晚上八点准时在校报的bbS和网络版首页上线!”
当天晚上八点整。
燕京大学校报官方网站的首页,以及校内最火爆的“未名湖畔bbS”的头条位置,悄无声息地,但又无比醒目地,出现了一篇新的报道。
那黑体加粗、红得发紫的标题,如同深水炸弹一般,瞬间在平静的校园网络上引爆了!
《世纪揭秘!震惊全球!燕京大学天才秦风的“超级算力之源”,竟是用废品收购站的老旧收音机秘密打造?!兼论我国勤俭节约的科研新风尚!》
标题下方,是一张被刻意放大、画质堪比马赛克的照片——隐约可见的“收音机阵列”,在幽暗的光线下,散发着一种难以名状的神秘气息。
文章内容更是极尽渲染之能事,将秦风塑造成了一个在简陋条件下,凭借超凡智慧和坚定信念,用“废品”创造“奇迹”的孤胆英雄形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秦风的崇拜、对“收音机神话”的惊叹,以及对“华夏科研精神”的讴歌。
一时间,整个燕京大学的校园网络,彻底沸腾了!
无数正在电脑前潜水、摸鱼、查资料、玩游戏的学生,几乎在同一时间,都被这个石破天惊的标题和那张诡异的照片给震得外焦里嫩!
“我靠!真的假的?!”
“用收音机造超级计算机?!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秦神……果然是我等凡人无法理解的存在!”
“照片呢?照片在哪里?让我康康!……呃,这马赛克画质,是认真的吗?”
“楼上的,你懂什么!这叫‘犹抱琵琶半遮面’!就是要这种神秘感!”
“勤俭节约的科研新风尚……这角度,绝了!高飞学长牛逼!”
“虽然听起来很扯淡,但我为什么……有点想相信呢?”
“举报了举报了,散布谣言!这绝对是对秦神和科学的侮辱!”
“楼上别激动,万一是真的呢?毕竟,那是秦风啊……”
各种评论、转发、点赞、质疑、争论,如同潮水般涌现,瞬间淹没了校报的服务器和bbS的各个版面。
高飞的名字,也随着这篇报道,在燕京大学内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虽然这种知名度可能并非全都是正面的)。
他兴奋地刷新着网页,看着那不断飙升的点击量和评论数,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
“成功了!我成功了!”他激动地挥舞着拳头,“秦风,你的秘密,终究还是被我高飞给揭开了!等着吧,明天,不,也许就在几个小时后,全世界都会知道你的‘收音机神话’!”
他并不知道,他这篇未加核实、充满臆测的“独家猛料”,不仅将在燕京大学内部掀起轩然大波,更将如同一只挣脱了潘多拉魔盒的蝴蝶,扇动着它那看似微不足道的翅膀,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一场难以想象的舆论海啸和科技界的集体“破防”。
而始作俑者秦风,此刻可能还在实验室里,对着真正的“熊猫量子霸王机”,思考着下一个需要攻克的宇宙级难题,对于外界这场由他和他那堆“伪装外壳”引发的闹剧,或许还一无所知。
一场由校报头条引发的风暴,已然起势。而风暴的中心,正指向那台隐藏在燕京大学深处,名为“熊猫”的,真正的“大杀器”。